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羊水、空气)栓塞后的病理过程[1],若不及时治疗会在1h内猝死。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因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术前右侧下肢肿胀,术中顺利,术
后第2天下地后1min突然出现重度呼吸困难、紫绀、心悸,血压为0。心电示窦过速。血气分析pH值,PaOmmHg(1mmHg=0.13
3kPa),SpO%;D二聚体ng/ml。心电呈SivQT型。急检
D二聚体ng/ml。肺动脉CT照影左右肺动脉干、左上下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及分支内见软组织充盈缺损影,大部分被栓子充填,左下肺见条片状高密度影,双侧胸腔见液体密度影。右房室系统显示增大。经溶栓、抗凝支持治疗,1个月后痊愈出院。
2临床分析
妇产科患者由于盆腔静脉长期受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活动少、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分娩或手术致血管壁损伤;妊娠合并症等。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突然下床活动使已形成的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栓塞肺动脉及其分支。
3护理
患者出现紧张恐惧、频死感,患者家属反应强烈。因此,护士应安慰患者及家属,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方面关心患者,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有文献报道,发生肺栓塞的患者中有20%~30%因未能及时诊断治疗而死亡[2],若能及时诊治病死率可下降8%[3]。所以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对于突发性原因不明的晕厥、呼吸困难、胸闷、酷似心绞痛、心肌梗死样疼痛症状,要高度重视。术后指导患者的早期活动,平卧时协助患者做指趾、腕踝的运动,做腿部肌肉局部按摩,自下而上周而复始,使腿部肌肉收缩,对外周血管壁施加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产生栓子。术后6h后,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屈、伸、抬等运动,1次/2h,5min/次,双下肢抬高30°,以利于血液循环[4]。经常翻身及变换体位,多做深呼吸以助静脉回流。术后
24h可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至恢复正常。通常第一次下床会有低血压现象出现,向患者讲解术后第一次排便应在床边进行,且以坐位为宜,排便时不能过分用力,以防发生肺栓塞。另外,术后注意补足水分,防止发生脱水,使血液浓缩。肺栓塞是一种极严重而少见的妇产科并发症,该病在我国误诊,漏诊率高达70%[5]。通过此病例的临床分析,提示我们,在临
床护理中,严密观察病情,指导和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适当活动,重视并
发症的预防护理,对防治肺栓塞,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军廷,刘志前,李平.剖宫产要后肺栓塞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护理研究,,18(12):.
2俞森洋.老年人肺栓塞的诊断进展.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1(5):-.
3原红,冯月亮,王丽娟.胸部肿瘤患者开胸术后肺栓塞的预防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39(6):-.
4孙银翠,刘晓云,茴志英.骨折并发急性肺栓塞的预防及护理对策.中华正骨,,17(2):60–61.
5临床产科学编委会主编.临床产科学.天津科技出版社,:-.
VTE防治护理组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