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朋友的要求,决定把我学习中医药大学教材《中药学》的笔记整理出来。这套笔记是以临床实用性为目的的,并不是以考试为目的的,所以不适合考生作为复习资料来用。对证型和药物的解读都属于我个人心得,是大体上的认识。至于细节方面,请大家参考相关的工具书。中药的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而在理解和运用。就像背单词一样,用得多了自然就会了。
今天整理的是“止血药”中的“化瘀止血药”。
可能大家对于这种出血的理解要困难些,因为化瘀和止血好像是矛盾的,其实并不矛盾。血脉里面有瘀血,本身也会导致出血。比如有一个水管用了很久,可能有些地方就不结实了,会有裂口或损伤的地方。如果这个水管的前端堵塞了,后边的水在不停地流过来,因为不通而阻力加大,所以有损伤的地方就容易破裂,水就会漏出来,就相当于瘀滞出血。如果把堵塞的地方疏通了,那么漏出来的水就没有了。同理,如果把前面有瘀血的地方清除掉,出血就会减轻甚至消失,这种药就叫化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大多可以外用,治疗外伤引起的出血,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七。
现在很多老年人都服用三七,保养心血管。三七确实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且与人参是近亲,有一定的保养作用。但是它本质上是个止血药,是治疗全身内外出血的圣药。关于剂量问题,《中药学》上建议研末吞服1至1.5克,水煎服3至10克。古人的用法是三钱研末(9克),用补气补血药(汤剂)送服,可治疗全身各处的出血。此论可供参考。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还有一种叫土三七的,是菊科植物,这两种植物十分相似。有报导说有人吃了土三七引起中毒,甚至肝衰竭而死。有人做过实验,土三七中的菊三七碱可引起家兔和大白鼠的肝细胞坏死。
今天介绍以下几味药:
三七:止全身出血,与猪肉同炖可补虚。
茜草:炒炭可止血,生用或酒制可活血通经。
蒲黄:炒用止血,生用化瘀。
花蕊石:化瘀能力较强,擅治吐血、咯血。
降香:兼有行气的功效。
天津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