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夫,要不是你们及时救治,俺的命就没了,真不知道咋感谢你们……”近日,医院利用人工肝技术,成功救治了一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这是医院利用人工肝新技术,成功救治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肝衰竭患者众多病例中的一例。 中国是“肝病大国”,每年仅肝功能衰竭的病例就超过10万。常规内科保守治疗重型肝炎和肝功能衰竭效果差,病死率高,而患者在接受“人工肝”治疗后,可以普遍延长生存期,部分患者甚至能完全康复。那么,什么是“人工肝”?哪种情况需要“人工肝”救治?“人工肝”技术在沧州开展情况如何?看医院专家如何解读。什么是“人工肝”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多万的乙肝感染者、多万的慢性乙肝患者。其中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高达80%,不少患者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或等不到合适的供体而肝衰竭死亡。而“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有效率超过90%。 在我国,肝移植尚不能普及开展,“人工肝”技术在很长时期内仍将成为肝功能衰竭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如今,随着“人工肝”技术的成熟运用,重症肝病患者将迎来重生的希望。那么,什么是“人工肝”? 医院人工肝治疗室副主任李静介绍,“人工肝”技术又叫做“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有效的肝功能替代疗法,治疗原理就是将病人的血液通过体外装置循环,祛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并补充人体需要的有益成分后再输回到病人体内,这种方式可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为患者赢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哪些情况适合“人工肝” 重型肝炎,俗称“肝坏死”,它的终极治疗方法是进行肝移植。但大部分患者往往等不到肝源,生命就已终结,加上经济因素,所以,“人工肝”治疗很有必要。
李静介绍,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人工肝支持系统能够暂时性地取代受损的肝脏“行使”各项功能,这包括:清除体内的黄疸和毒素,补充由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和蛋白质等。人工肝技术能显著降低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中毒性肝炎病人的病死率,对于那些需要做肝移植的重症肝病患者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延长生命,为肝移植等待供体赢得时间。两年挽救名重症肝病患者 李平(化名)来自黄骅市,6年前被诊断为乙肝肝硬化,经过抗病毒治疗病情一直比较稳定。去年年初,他感觉身体保持得不错,自行停止了抗病毒药物。去年9月,李平出现了厌食、腹胀、恶心、呕吐、乏力、重度黄疸等症状,被家人医院,随后被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鉴于他的肝衰竭非常严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医院专家组会诊后立即对其实施人工肝血浆置换抢救治疗。治疗前,李平的血中总胆红素达到μmol/L,经过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总胆红素降至μmol/L,其它肝功化验指标全部得到了较大好转,患者的乏力、消化道症状得到了改善,肝衰竭治愈,目前他已经能够正常生活。 如今,“人工肝”技医院抢救危重病人有效的方法。为了造福沧州的肝病患者,医院于年7月斥资40余万元购入相应设备,并组织骨干医师赴北京、山东等地培训相关技术,成立了人工肝治疗室,成为了全市首家在临床开展医院。目前,临床应用主要开展的项目有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腹水超滤、胆红素吸附等项目。据统计,两年时间,医院已经成功治疗挽救了沧州及周边地区共名重症肝病患者。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