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忙碌了一天的门诊大厅,终于安静下来,而此时的手术室却依旧繁忙不减,医护人员们正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一场场无声的接力赛。
20个小时内,由总院长郑树森院士以及寿张飞副院长组成的肝肾两大移植团队,完成了“四台肝脏移植+四台肾脏移植”的生命接力。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树兰不断突破自我,勇往前行,一次次刷新创造新记录!
全身多器官衰竭
一边透析一边接受肝移植手术
对于等待移植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65岁的吴阿姨病情就来得异常凶险。
十多年前,她查出患有乙肝“小三阳”,但没觉得不舒服,直到两个礼拜前,忽然出现眼黄、尿黄等症状,浑身乏力,到医院一查,已经发展成了肝衰竭、肝性脑病。
就在几天前,吴阿姨的病情有突然加重,精神萎靡,嗜睡,腹内积水将肚子撑得像孕妇,之后甚至影响到了其他脏器功能,如肾功能衰竭导致无尿等情况。家人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为她进行了两次人工肝治疗,缓解病情。
幸好在等待了两天后,吴阿姨终于遇到了适合她的捐献肝脏。
昨天晚上,由郑树森院士主刀,为患者完成了这台肝移植手术。为了保证吴阿姨生命体征稳定,在移植手术的同时,还进行着CRRT(床旁持续血液滤过),替代肾脏进行体液代谢。
曾坚持一辈子的事业:器官捐献
如今反哺救了他的命
还有一位52岁的患者,一直致力于器官捐献工作,如今正是他之前付出奉献的事业救助了他。
大约从六年前开始,这位张先生就开始反复呕血黑便,到医院一查是消化道大出血,在这之后的治疗中,他被查出乙肝肝硬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好转出院了。
可没想到,两年前的一次体检,他再次被查出肝脏疾病——肝癌,之后张先生的病情不断变化,黑便再次出现,医院时,已经发展成慢加急性肝衰竭,急需通过肝脏移植手术挽救生命。
他曾经帮助别人延续了生命,坚持着大爱大善,这次的爱与生命的接力棒交到了他的手上。
张先生是昨晚最后一台肝移植手术患者,随着他被送入ICU病房观察,医院整个肝移植团队完成了此次四台移肝植手术。
郑树森院士领衔的肝移植手术
年纪轻轻就要终身透析
毫无生活质量的人生也是一种折磨
与肝病患者不同,等待肾移植的病人病情或许没有这么危急,但却是一种漫长的折磨。
卢女士在28岁的时候急性肾衰竭住院,当时经过一段时间的透析治疗慢慢好转,于是告别透析,这十多年来一直服药控制。
可就在今年年初,卢女士的病情开始出现反复,让她第二次开始了透析生活,而且是终身治疗,这对于今年才45岁的她来说,实在是没有什么生活质量可言。唯一的方法是进行肾移植手术,在经过两个多月的等待后,昨天卢女士终于等到了适合她的捐献肾脏。
卢女士的手术从昨晚十一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凌晨三点,由医院寿张飞副院长主刀,为其完成了肾脏移植手术。
寿张飞教授领衔的肾移植手术
从昨天下午3点开始准备,一直到今天早上,医院的其中8间手术室一直灯火通明,无影灯下,医护人员们正拼尽全力,为患者争取生的希望!
每一例器官移植手术的背后,都是一份来自器官捐献者无私的大爱,是他们对生命热爱的延续,是来之不易且珍惜的健康接力。
而为了不辜负这一份份无私的大爱,接力的医护人员更是争分夺秒,不负所托。昨天晚上,由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感染科、麻醉和手术室、重症监护室50多人的医疗团队,一同并肩作战,协同配合,连续进行了八台器官移植手术,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夜晚,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迎来了国际护士节,“对抗病魔,挽救生命”是医护工作者们最大的使命,也是他们对节日最有意义的解读!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