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二战上交大,医学生的福利来了13万

一个专注考研的平台

相信你会深深地爱上这里

本人基本情况

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部临床5年,一战:英语50,政治70,西综;二战:英语67,政治67,西综,总分。现录取于上海医院整形外科(学硕)。

其实很早就想发这篇帖子了,但是在因为录取过程太惊心动魄了(后面会讲到),所以选择在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一切全部落定了才开始写这篇帖子。

网上很多各种大神的牛B经验和书籍推荐,本篇就不再重复,主要讲讲一战的失败和二战的对比,以及过山车般的二战复试及录取的经历,希望对各位二战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战

大学五年主要经历放在了学生工作,在班级、学生会科协、党校、党支部都担任过职务,工作做的也风生水起,带领班级拿到过江苏省文明班集体荣誉称号,两次带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泰州进行新农合和社会调查拿到了江苏省优秀社会实践小分队的称号,各种活动也总是参加的比较积极。总的来说,除了学习,别的方面在学校找我都能搞定的这样一个状态。

有人会问那你学习咧?虽然拿到过一等奖学金,但也是靠各种获奖的附加分加出来的。一个天天忙着开会活动、考前一个月突击的人,那成绩真的叫一个惨不忍睹!现在想想自己活的挺糊涂的,目标不明确,执行力不够强!对于那些刚刚入学的学弟学妹奉劝一句:学而优则仕!当你每次奖学金评定、大五保研、考研的时候,你会发现在现在的中国的大学教育中,分数才是王道!

14年6月,开始下实习点。(苏大的学弟学妹可以继续看这一段,其他学校的可跳过!因为学生工作缘故,留在了苏州医院,本以为捡了个大便宜,后来才发现被坑大了!苏大的实习点:苏州、上海、湖州、常州、无锡。基本来说,希望考好一点学校的可以选择去上海实习,我们这个年级去上海实习的最后都报了交大,也全都录取了。如果可以保研的同学建议选择留在苏州,医院里医院综合实力强一点,二来,各种保研工作比较容易开展,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对于其他想考研的同学,医院:医院是比较严的,附二院相对好很多。实习的科室安排:尽量把儿科和妇产科排在考研后,小科室排在考研前一两个月。现在想想一战的时候实习跷班看书,三天两头的被专职班主任和教务处的谈话查岗,简直是抗日游击战争,和老师斗智斗勇!敌进我退,敌退我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犯不了人!哈哈,他们毕竟抓着不让你毕业的尚方宝剑,咱等哪敢造次!)

原归正转,一战的三门课:

政治复习

还是先讲考的好的吧,嘿嘿。三门课里面,政治是相对投入时间最多的一门课,看了一遍考试大纲,参加了考研培训班(基础+强化),做完了题,包括最后冲刺阶段利用自己的资源,拿到了苏州所有机构的押题资料。不过最后的肖四只做了选择题,大题中了两道原题都没有背。后期主要背的是启航的20天20题还有文都将中庭的预测大题。

英语复习

单词书买了没背,真题买了没做,就跟着KK过了一遍,阅读篇买了也木有做,作文买了王江涛也没有背。最后英语能及格全靠的那点残存的底子。

西综复习

教材木有看,就看了老贺的讲义,而且在考试前勉强算结束二轮。看西综的时候用的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顺序来看的,比如:先看了消化的生理、病理、内科、外科。这样做有一个缺点,最后会剩下比较难啃的散的章节(传染病、生殖、血液)还有生化,散的东西堆在一起真的是可怕的噩梦!而且你到最后你会发现你的时间真的不够了!你会发现散的内容又多又杂又不好记!你会感觉看了一部分还有一大堆,感觉怎么看都消不下去!!关于练习,做了同步练习,还做了黄皮书和一本专家命题组出的题。题看着做了不少,但还是面面俱到,最后啥也捞不到!做这么多真的还不如好好依托一本,多做几遍,做透做烂!

基础复习阶段

危机感不强,打酱油一样的学习,天天在科室玩得还挺开心,晚上去自习教室看看书,看到11点的样子。

9月份保研期间

我们学校保研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概是半个对月的时间。每个学校都有内保和外保。外保的比例比较低,3/,内保比例大概30/。根据上一届的经验,内保对成绩卡的不是很严。于是我7月份参加了上海好几个学校的夏令营,最后只有同济大学发来了通知书,本以为拿到了会很开心,后来才发现拿了根本没用,学校外保名额太少了,即便有也保的是阜外和上交这样的学校,顶多就是考研的时候过线就收,不过后来也没有报同济。

奉劝一句想保研省点事儿的同学们,要是想保研,趁早把该刷的分刷一刷,绩点拉拉高,分数不够的,趁早发发文章、参加个课题、申请个专利,这样至少还能走走联名推荐的路。不要像我一样,傻了叭唧的盼着保研,成绩不够的时候,没有文章、课题,趟了浑水才发现自己有多水。凑了热闹,最后热闹的没有自己。就跟小丑一样。后来算了一算,在保研这件事上,前前后后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还有后续的情绪低迷期。

正式复习

大概是在9月下旬,发现自己保研没戏了,只能逼着自己看书备考了。那个时候每天早上都起不来,基本4个室友全部起了,叫了自己N遍也不一定起不来。晚上看的时间多一点,基本到11点的样子(各位大神不要笑,跟自己以前从来不看书的比,已经算很大的进步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学校--医院--自习室,然而自己并耐不住寂寞,生性爱热闹的我,代理了文都考研,赚点小外快,心里打着小算盘,钱也有了,资源也有了。之前带的家教也因为小孩马上要参加中考了,没忍心辞掉。现在想想真是nozuonodie。

“冲刺”阶段

那叫一个痛苦啊,前面基础打的不牢,看起书来形式过场大于内容,填鸭式的背书做题,时间没有规划.....报了名,现场确认的时候已经到11月了。就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看戏的客官们,好戏开场了,因为一个慢性子的我也开始急了。英语单词仍然没有背,真题依然没有做,专业课进度还是太慢,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阵脚乱了,以前从来不失眠的人也开始失眠了,早上更起不来了。于是进入了虐心的死循环。直到考前,单词还是没背,英语真题还是没做,想着跟着KK过了一遍,也差不多了。西综到最后倒是做了一年的真题,做了多,当时还安慰自己,还不错!政治好歹全程跟着视频课一步一个脚印过来的。于是,在这样阿Q式的自我安慰下走进了考场......

考试阶段

考前一天晚上,和室友早早的住进了宾馆,就开始狂背政治大题,我政治大题39个还差十几个没有背,说好的最好的效率最高在我这又不起效了。背完就差不多12:30了。室友倒头就睡,我......1点、我......2点、我......3点就睡着了。一大早5点就被室友叫起来,吃了早饭,喝了红牛,大题扫一眼,拿着时政的选择题就去考场,政治怎么说都能写出来,大题多写一点,老师分总会多给点。

考场上我还打了线,一根一根一根一根,大概花了5分钟,还好最后卡点写完的。中午回宾馆开始背作文模版,我的王江涛一本可还没动过,抱室友大腿让他预测,他指了指养老,我当时也没在意,就把中文过了一遍,不会的单词看了看。没想到,还真的中了。据说他自己没看,据说发下考卷的时候他自己惊呆了、他看到我笑了(我俩不是一个考场)。考试还是按的常规的顺序,把翻译和新题型留在最后,墨迹的我奢侈的留了半个小时。结果Beethoven翻译成了毕索温,现在还是室友的笑柄!!!新题型最后也挺难的,下来对答案错了俩,考场上真不知道自己怎么想的,越急越做不出来,越做不出来越急,还想着这题要么会全对,要么会全错(段落排序题),对于一个好多单词看不懂,只懂个大概的我来说真的是tooyoungtoonaive,想太多!还想着一定要好好做拿到10分。还有阅读,我能说好几篇都不知道说了什么就把题目做完了么,各种技巧,见到may一定选阿,主题为王阿,blablabla。(吐槽一下,好几篇别说大概意思还有主题了,问题的答案几个选项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反正都是猜阿,蒙阿的)。

试后,继续发扬神经病人思路广,2B儿童欢乐多的优良精神,执行考一门忘一门扔一门的政策方针,全身心的投入到西综的伟大怀抱。最后一晚,真的看的一个没记住。不过我有室友,于是,二零一四年那是一个冬天,有一位室友在西综的厚厚书上画了几个圈,神话般地折起了各个角,奇迹般地中了道道题,冬日啊暖透了我的心肝。据说他这次也看了,据说考场上一发下卷子他笑了、他看到我也笑了。。。。。。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说实话,心一直是悬着的,因为分数没出来,勉强过了安稳的年,然后就是天天实习了。因为一战报的是华科的同济,分数出来比江苏上海地区晚一天,看着身边好多同学分数出来了,而且考的还不错,心又开始提起来了,那一天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第二天,一到点就开始查分数,输入身份证点开确认的那一刹那,一刹那,刹那,那。。。。。。西综,英语50,政治70,总分,想哭哭不出来,因为我知道英语西综本来就没复习好。于是沉默了好几天!!!(PS:宿舍5个人,两个保研一个瑞金普外、一个本校附一院骨科,还有三个考研,大家很关心的那个室友,78,82,考上了南大的泌尿,另一个室友考了本校附一院的肿瘤。诶,觉得自己好失败,给整个宿舍丢人了。)

不用等到分数线出来就知道木有戏了,做好二战的心理准备也是分数线出来的时候,这之前且让我消沉几天,这几天几个室友也是常常开导我,把我从床上拉起来去吃饭。不要骂我幼稚,这几年来最大的挫折让哥给摊上了。本想天天晚上下了班就去继续看书,室友们一致反对,说没必要把战线拉这么长,那个时候自己的思考能力基本为0,都听室友的了。在室友们的陪伴下,也算很快就走出阴影。于是就天天没心没肺的开始实习,书也是半看不看的。一直到毕业季,照毕业照。虽然提不起兴趣,但想着大家同学五年,马上就要结束了,以后就要各奔东西,再见面可能就是10周年纪念,不想那个时候来看毕业照找不到自己,于是努力刷存在感,抢各种镜头。也算那一阵挺开心的事儿了。

二战

对于二战的同学们来说,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真的决定了放弃找工作,专职二战?如果二战失败了,怎么办?二战失败的话,再找工作因为不是应届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且二战的同学有个很大的吃亏的地方,如果报上海的医学院的话,二战的同学只能算非应届生,那么就只能报学硕,不能报专硕(专硕得有执医,而执医是毕业一年以后才能报考的),所以就很尴尬的卡在了中间。

2、需要延长学年么?有的同学可以说,我可以申请延长学年阿!我们这一届二战的也有这种情况,他报了第二军医大,最后别人不承认延长学年算应届生!最后调剂别的学校了。特别提醒:延长学年算是一条后路,但报考前一定要咨询好报考学校是否承认延长学年算应届生。军校是肯定不算的,已验证!个人观点:不要延长学年,一来相关手续麻烦。二来,二战就得破釜沉舟,留条后路干嘛,还不如直接工作呢!都到了二战的地步,还不逼一逼自己?

3、当即决定要二战的时候,可能你已经冷静下来了,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来了。你的心理准备好了么?心理准备好了么?准备好了么?好了么?(重要的事要多说几遍)~~~~~~当毕业季的时候,真心和电影里的不一样,没有那种火车站汽车站挥泪告别的感人画面,有的只是心理的挫败感,有的只是送走一个个人看着越来越空的宿舍直到最后只剩一个人的时候的那种孤独,那种无助!是的,同学们都考上了学校马上要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抑或找到了新的工作提前进入职业道路。就剩下了你!一个失败的自己!这种感觉从成绩出来那一刻就开始酝酿发酵,在毕业离校的时候达到了高峰,久久挥之不去!

自己花了大概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平复下来。然而又在9月份新学期开学的时候看到新生军训,达到了又一次小高峰,小鲜肉来了,自己这个已经毕业的人还在这个学校看书,新的研究生同学们来了,我这个伪大五准研一的“学弟”同学还在教室里看书。那一刻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想质问自己,你是哪里的,在这里干嘛?那一刻,内心急迫需要一个归属感!虽然填报志愿在10月份,但内心中需要有个目标来给自己这种归属感!

因为毕业宿舍不能继续住了,于是搬到了离学校不远的一个亲戚家。算起来也算是暑假期间,7、8月份。这一次我没有采用第一年的方法,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看,而是选择了生理生化病理内外的顺序。并且今年把课本也纳入了复习计划里面。刚开始是在家看书的,但效率实在是不好意思说,一天的时间可能都看不完一个小章节。但这一个月里面我做对了一件事!跑步!前一年因为实习考研基本算是没有锻炼过身体,怕这一年身体出状况,决定了开始跑步。

其实以前也尝试跑过还报过马拉松但每次也就跑4、5圈就跑不下来了。每天晚上吃完饭,去学校操场跑步半个多小时,十几圈。这样一个月下来,轻了5斤,而且而且!每天晚上不再失眠恢复了以前倒床一会就睡着一觉睡到天亮的状态,每天早上6点自然就醒了,一整天也不困,精神特别好!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睡眠了!

就这样大概大概在家磨了一个月,8月初的时候开始去学校看书了。

时间账1:

早上6点起床,6:30吃完早饭出门,7点前进教室!中午11:30去吃饭,12:00回家睡一个小时,13:30回到教室,17点吃饭,18点回教室,晚上22点回家,回家继续看一个半小时,12点睡觉。每天差不多13个半小时。跟有些大神比不算多,但对我自己来说,已经提高了。

时间账2:

今年依然没有做那种详细的计划!因为我知道自己执行力不够!但我给自己卡住了大时间,第一轮10月结束,第二轮10月-11月,第三轮12月。实际虽有出入,但相差不多且保证了三轮。

第一轮-西综(7版教材+8版教材+讲义+笔记+同步练习)

不要说我装B,我们这一年不知道要考7版还是8版,只能都看了。大概模式是第一天早上看8版一个章节,看完以后马上看7版,看有啥变化,新增的肯定要多注意,晚上把对应讲义和同步练习搞定,第二天早上把笔记做了。这样也相当于滚了4遍!关于笔记,相当于把讲义变成自己的内容,比讲义精简,看起来容易理解。对于一个大学五年从来木有记过笔记的人来说,相当不容易,而且而且,除了生化,其他四门课基本都全部做了。

要知道,做相同的一个章节的笔记的时间可以看完两遍书还有讲义还有同步练习,尤其是到了最后外科部分,我的进度已经和一同二战的兄弟们慢了快一轮了,不过最后还是咬着牙把全部笔记做完了。现在回想,不得不承认,做完笔记,整个框架搭起来了,而且你会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记得这么牢。友情提醒:如果想要做笔记的学弟学妹们,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控制在10月份以前把第一轮结束掉。第一轮大概就是这样一个节奏。

第一轮-政治(政治大纲解析+肖秀荣题)

一战的时候政治考的还可以,所以这一轮没有报班,也没有听视频,但就怕自己最后最不担心的这们拖后腿,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看完了一遍大纲,做了题。(政治五门:马原,毛中特,近代史,思修,形政。其中,马原靠理解,毛中特分值最大,近代史和毛中特有重复部分,思修就法律稍微难一点。形势与政治最后才着手。)因为有了第一年的经验,知道:政治就两部分,一部分选择题,一部分大题。你要知道,大题,不管你怎么答,只要态度好,字写的好看一点,字数堆多一点,分数也都不会太低,毕竟也是咱们从小学学到大学的课,洗脑也被洗的差不多了。何况大题抓分的时间在第三轮,所以第一轮的重点在选择题。

做好题,我是先看2-3个章节的大纲,再做对应的选择题,第二天再做一遍大题,一门课(比如马原)全部做完了,在滚一边错题。这样做一遍,改两边,错误率基本能从单选的10%--1%,多选35%--5%。有人说,你这样滚几遍,改错题的时候都有前面的记忆了,改了有啥用,还就是要的这个记忆!!!事实证明:很多人经常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出同样的错误,不逼自己多看看自己错的,那考场你就傻眼了。

几门小课里面,尤其是近代史和思修,特别是近代史,出来出去就是那些题目,有些题目还就是死记硬背了。你不多看看,考试的时候别怪哥没提醒过你。其次,对于马原,我是用了8张a4纸连起来,把世界观方法论两个最重要的章节的所有内容都写在里面了,这样做对于理科生来说,比较容易出来大框架,再理解就好理解了。对于近代史,时间轴一条主线,在主线上有几辅线(主要矛盾-主要敌人-主要任务-主要力量),一条分线-土地政策,有了这些拿下近代史不成问题。

第一轮-英语(单词+真题)

今年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把单词拿下来。单词为王!在我的一战中,血淋淋的结论啊!少年们,你想看完一篇文章不知道讲了什么么?你想好不容易看完了文章不知道题目问什么了?你想好不容易看懂了题目不知道四个选项说的是什么么?你想看完了排掉了俩选项最后两个选项就卡在两个不认识的单词上面么?别任性,听哥的,老老实实的背单词吧。我背的是新东方的绿皮书(乱序版)一共52个list,我木有室友那么狠,而且一轮我主要时间留给了西棕,所以我选择一天背3个list,早上背,当天晚上,第二天晚上,第四天晚上,第一周晚上,第2周晚上,第一个月晚上各复习一遍,一共7遍。最多的一个晚上需要复习15个list!!!还好这样的难忘的夜晚只有三天。

不得不承认,今年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一个学长(外国语学院研三毕业,现于外语机构教雅思)就这么从天而降,每周只要没课就帮我把我接下来要背的单词他先过滤一遍,哪些很重要会标上星号,那个单词需要记哪个意思就OK,那几个单词可以一起记忆,有时还会写一些记忆方法!52个list!每一个都帮我过过一遍!还会经常听写!中国好学长有木有!背单词的同时,学长要求我做真题,我还讨价还价,哈哈,刚开始,单词背的少,真题也做的少,不得不承认,当我背到20个list的时候,做阅读的感觉不一样了。文章读懂了有木有!题目知道问什么了有木有!选项大部分也可以看懂了有木有!想哭的感觉有木有!!!

表激动,淡定!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哥这里打保票,只要你好好的背下20个list,绝对感觉不一样!额,对英语阅读的感觉,对我的感觉你搁心里就好。事实再次证明:当怕什么的时候来什么!所以你要做的是怕什么就去找什么!找到了干它,把它干死!哥,送你一句:干到最后你会爱上它的。就是这么任性!

第二轮--西综(讲义+黄皮书+笔记)

1、由于第一轮做笔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第一轮结束差不多在十月中下旬,当时好多二战的同学第二轮已经快结束了,说实话,当时心很虚,但还是安慰自己笔记已经相当于二轮了(请原谅我的无耻!)基本上第二轮只要工具就是黄皮书了,还是采用了3遍滚的方法,一天做好几个章节的题目,晚上过一遍错题,一门课做完了以后再全部过一遍错题。

2、同时,我还做了另外一个工作,所有的题目对应考点和年份全部在讲义上用记号笔标注出来了。错的多的题目会用红笔写上“*2或者*3”。这样也是为了第三轮、考前以及猜题做准备的。尤其是考前一天晚上,这些记号帮了很大的忙。

3、此外,还做了一项工作,总结,由于前一轮的笔记以及这一轮的“划重点”,对于西综已经形成了框架,并且知道了哪里常考、哪里经常错。这个时候真的有那么一点融会贯通的感觉,生理由于主要是理解,在第一轮做笔记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所以这一轮没有花太多的时间捡起来;生化,把四大物质代谢分别总结在4张a3的纸上,并用彩色笔标出了常考的酶和能量,总结出来了以后,后面看别的课程的时候基本上每天晚上吃完晚饭都会拿出一张出来过一遍,到最后基本每一个代谢都看过10遍以上。现在想想生化也就这样。病理:很多人说简单,我来告诉你为啥简单,考纲要求的病就那么多,每个病的病变都是死的,考来考去就只能靠这些内容。我再来告诉你病理难的地方,有的病的病理改变可能很相似或者很多容易记混,举两个例子:a,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脂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有的病理改变可能还有两三个名字,其实病变就这些,内容无外乎病变病变、沉积、荧光、特征词汇。

好了,既然这些容易搞混,那么解决方法来了:把所有的内容表格全部放在一起,我又总结在了一份a3的纸上面了,容易弄混就放在一起对比着记,再者记那些特征性的定位词,双轨征、新月体、驼峰样blablabla。这个时候你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类似于:以前打篮球,追着球,被球玩--菜鸟级;现在,球在你手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nba级。btw,在这个地方,还发挥了“神经病人思维广、2b青年欢乐多”的精神,顺口溜编起来没完没了的,只要能记住,什么都能扯上。再举个例子,心脏瓣膜病,一战的时候各种收缩期舒张期杂音傻傻分不清楚,为了攻克下这一堡垒,我军这次进攻前做了详细战略部署。

首先,把循环多理几遍,然后,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一分析就全部分析出来了,举例:二狭,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左心室之间,血流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门变小了,那么血流肯定会很湍急,血从心房--心室的过程是心室充血的过程也就是舒张期,心房下流受阻,上流缺还是不断的流入心房,那么心房的压力就越来越大,那么在门(二尖瓣)的地方血流就会像西北风一样呼呼的流向心室,即吹风样。所以二狭--舒张期吹风样杂音。心房血流越来越多,刚开始还能代偿性的控制,后面控制不了了,那么上级肯定会知道,这里的上级就是上流--肺静脉,所以有了左房肥大,有了梨形心,有了肺循环淤血。这样一想,后面的左心衰右心衰其实都差不多拿下来了。内科:三大系统(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白血病淋巴瘤、风湿免疫;外科头颈心胸(比例少)+普外科(重中之重)+骨科(次重点)。

因为内外科偏临床,所以复习方式也要改变,无非就是病例多,一般套路就是:什么病?什么检查?怎么治疗?明白了这些,那么复习思路就清晰了,主要看看诊断、鉴别、检查、治疗。这里我又干了一项工作,大纲要求的病种,我都罗列了出来,并找出定位次(砖红色痰、饥饿痛、心律绝对不齐、高血压低钾、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晨僵rf阳性、胆大无痛、爪形手),列出确诊检查、首选用药或者手术。看着多,其实总结下来没多少字。这项工作也为后面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二轮看内外科的时候因为已经开始做黄皮书上的真题了,

所以复习的目的很明确,把题目做对,而前提是对病很了解。所以这一轮内外科复习的时候,采用了一战的时候的复习方式,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来,生理搞清楚某个器官或系统如何正常运转(对照组)、病理搞清楚各个病是哪里出现出了问题(实验组),内外科就是实战了。这样一个系统一个系统下来,有一个好处和一个坏处,好处不说了,坏处就是会剩下一些难搞定的内容。这些硬骨头搁以前我是直接放弃的,但是今年一分都不能落下,再硬也必须啃。我用了小纸片,一些散的内容考点,直接写在便利贴上面,贴在厕所的镜子旁边,早上起来刷牙晚上睡前刷牙的时间加起来得有十多分钟,基本上2-3天换一张,到最后写了差不多十几张的样子。就这样搞定了。

第二轮英语(真题+单词+英语黄皮书篇)

第一轮单词背完了,感觉变身了有木有,真题过第二遍的时候基本全对,当时那个激动啊,觉得可以挑战难一点的了,于是找了学长,学长直接帮我买了张剑的篇,刚开始做着还好,四篇阅读,基本控制在每篇错一个以下,这样一算阅读也有32/40,开心的日子没有多久,有天连着做阅读,每篇错2-3个!!!当时完全沉浸在错题的悲伤,没有意识到别的,晚上吃晚饭回来看西综发现完全看不进去,意识到不对了,果断回家,体温计一量37.8度,心拔凉拔凉的,不是因为生病了难受,而是在这最后的时间,生病意味着整个效率下来了,复习链断了,再捡起来有一个慢慢加速的过程,而这些都是相当浪费时间的,晚上家人回来了,带了药还熬了姜汤,喝下就直接睡了,在家人的照顾下,变得没那么焦虑了,好的也快了,前后浪费了三天时间。

其实,我很想说,遇到什么事儿,就坦然接受,没有哪个机器可以一直高速运转,病了就是休息调整的机会,休息不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是为了更好的冲刺。(有太多的时候,我们干着a想着b,做b的时候想着c,结果都没那么那么理想,尤其是男生,同时做或想两件以上的事情能力没有女生强!)病好了以后做题目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直到考前二周左右,又出现一篇错两三个的状况,为了不影响心情,在学长的同意下,放弃了张剑,篇大概做了80多篇,实话说,这本书适合前期联系,因为难度比真题大,每篇单词量多-,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内心,就别在最后找虐了。

第二轮政治(题)

这一轮,政治打酱油状态,每天练练手,保持一下手感。抽空看看之前总结的内容。

第三轮政治

今年考试提前一个星期,影响最大的就是政治,结果今年政治的冲刺资料出来的时间还和去年差不多。虽然西综也算是考记的内容,但是政治你是要完全背下来的。A最后10多天的时间,一天1-2道大题,背起来也能背一上午。背完了就忘,不过还好,经过了两年的摸爬滚打,大题也能猜到出题的方向,马原:无非就是世界观方法论,这个第二轮的时候已经背过了,毛中特近代史:根据当年的发生的大事件和某某周年纪念(如年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比如今年年的抗战胜利70周年),思修:前面的内容简单,法制稍微难一点。时政:就看看各个机构的预测好了。

btw:这次大题,我虽然和去年一样买了很多资料,但就背了一份肖四,其他的资料都是拿来参考的,那些题目和肖四重合就重点背,没有的稍微看看,否则全部背真的会乱掉。B形势与政策的三道选择题,多做做就好了,但是吧,从今年看,出题真的变活了,各种资料的出题思路也就是扣字(时间啊、地点啊、会议主题啊blabla),而考试出的都是深层次的理解啊,理解了才能做题啊,这一点对于国际政治不太感兴趣的女生可能比较吃亏了,补救办法么,看看每天7点的新闻联播的前几分钟内容,对时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C看选择题错题,考点能撞到的也只有近代史那部分了,今年还真的就撞上了两道平时一直错的。

第三轮英语

a每天还是单词过一下,不要觉得你背完了7遍,就够了,背的多,那些不常用的生僻的也会忘得多,所以要一直背,背到考前一天。b真题剩下的两套也是这个时候做的,有些精力旺盛的小朋友说要做模拟题,哥哥建议你,做了不要对答案,一来出题思路不一样,对错没有意义,保持手感就好,二来,做错了影响心情啊!c作文,背了王江涛,大小必背作文各10篇,然后我又找了室友帮我预测,根据室友和自己预测的作文题目,自己写了找学长帮忙改了一下,然后背下来了。

对于小作文,学长在最后的两个星期里面,还特地抽时间,帮我把小作文的各个类型的模版帮我整理出来了,还帮我把大作文的各种题材的作文思路理了一遍。同学们,这一点很重要啊,之前的英语练习都是做题,真正让你自己写,你会发现写不出来,所以一定要自己模拟考场写作文。对于咱学医的,5年时间没有碰过作文了,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写,所以作文思路也很重要。小作文就不说了,看模版格式就好,大作文:无非两类,社会现象和个人品质。

社会现象类的三段论:1、描述图像、揭示主题,2、对这个社会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3、提出解决办法(政府该怎么办、舆论该怎么办、自己该怎么办);个人品质类的三段论:1、描述图像、点名主要品质,2、这个品质有会怎么样没有会怎么样的正反对比//也可以用举例法,说明有这个品质有什么好处,谁谁谁有了它怎么怎么样,3、再次重申该品质重要性,呼吁大家养成该品质、然后社会会更美好更和谐blablbla。

对于来不及背很多作文的同学,可以自己按这两类,写出自己的模版,自己的,一定要是自己的,然后背熟。c新题型和完型填空,我可以说我是最后3天开始看的么。用一个晚上把所有的完型过了一遍,另一个下午加晚上把新题型过了一遍。考前那个虚啊!去年就是新题型上吃了亏,今年结果还没留足够的时间准备。友情提示:同学们真的不要把太多东西堆到最后1-2周,能之前搞定的就之前搞定,特别是最后一周,主要是用来背政治大题和保持英语西综做题手感的。

第三轮—西综(贺银成历年真题+模拟)

有了前两轮的铺垫,该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因为怕做真题,总感觉还没有复习全,做真题的时间总是往后拖,最后只剩两周了,实在拖不下去了,也就硬着头皮上了。一天一套真题。有了好几遍黄皮书的底子,真题做起来还是很快的,基本1个小时就能做完一套真题、再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看错题。我做了10年来的真题,基本左右。还做了5套贺银成的模拟题,、、、、,平均下来也就不到。再往后就不敢再做了,一来毕竟不是真题,出题思路不太一样,二来还是怕影响心情。

考前

政治考前晚上

因为宾馆的书桌上台灯超级暗,我吃完饭跑到附近一个超市买了一个灯泡回来换了还是很暗,晚上亲戚打来电话,问我住的怎么样,说明天给我送饭,我随口说了一句要是来帮我把自己的台灯带过来,结果没一个小时他们就来了,还带了台灯和第二天的早饭。当时真心泪奔,家人的支持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主要是政治,把肖四的大题过了一遍,很早就睡了。这一晚睡得很安心,和第一年相比。其实、临考前不要给自己太多的任务,设定简单一点的,完成了就告诉自己可以了就睡觉。

这一晚可能会流出很多的伪泄题资料,稍微看看就好,没必要紧张,如果有没复习到的,看看怎么答题、大概有个条条框框就好,就没必要去背了。因为这一次自己一个人住宾馆,怕早上醒不来,我自己订了三个闹钟、让老妈早上6点叫我、住在一个宾馆的校友6:30叫我、前台7点的morningcall。不过这些一个都没用到、早上我大概是5:30自己醒的,看到研友发的短信说昨天晚上住的宾馆太吵一个晚上没睡着,让我加油,他自己可能就放弃了,我立马打电话过去跟他说:晚上不睡早上因为紧张应该不会太困,早上洗个冷水脸就好,中午回来喝咖啡吊一吊精神熬过一个下午应该也没问题,然后考完下午的英语回来吃过晚饭就早点睡。

还好后来研友坚持下来了,成绩也还不错、最后也被录取了。考完政治后,另一个超级刻苦的女生打来问我政治考得怎么样,说她自己政治答题卡没有涂完。真的考场上什么情况都会出现。第一年的政治,我那位神一样的室友考前跟我说:信不信政治大题肯定有人答错位置的,结果考完了他一脸黑线的跟我说他自己第一题和第二题答错位置了。吸取教训哇,知道哪里会出错,自己多注意一点就好了。也没必要过分担心。

英语考试

政治考完,到英语考试大概有个1个多小时时间,稍微睡了15分钟,还有45分钟,把自己整理的作文两套模板拿出来看了看,又看了看翻译的技巧也就差不多了。

英语考试还是和去年一样的时间安排:先看看整体难度,小作文—4篇阅读—大作文—翻译—完形填空—新题型。拿到卷子暗笑,小作文考的是常规推荐信,大作文考的是“低头族”,我感觉自己之前见过这张图片,虽然没有背过、虽然没有准备过,但我梦到过,就很开心,哈哈哈。然后3s扫了一眼完型—不难,又扫了一眼新题型—幸好不是段落排序题目。心里乐开了花。哈哈。然后阅读有些难度,有一篇没怎么懂、但题目都做出来了。翻译可能花的时间有点多。最后的新题型和完型留了25分钟,当时有点急了,怕时间不够用,后来一想,大不了完型全部写一样的,也能捞个2.5分。就定下心来搞新题型,看了两遍,选择困难综合征又犯了,患得患失,还好后来突破了一个空,其他的也就都出来了。说到底还是训练少了,感觉出不来。

最后还剩5分钟给完型,管不了那么多了,直接眼读,事实证明考前那个晚上突击完型还是有用的,不到三分钟全部做出来了,有些空没去看选项,答案就知道了。用了1分涂了答题卡,就等着交卷了。谢天谢地!总算圆满的做完了。

西综考试

考完英语,心里有点小荡漾,嘚瑟的出去吃了一份臧书羊肉,初冬的苏州还是有一点点的寒意、当羊汤下肚的那一刻,头顶上仿佛出现了一个光圈,阳光似乎洒满了我的四周,然后旁边一个人的臭屁把我拽到了现实。晚上回宾馆,有一点点不想看西综了。思想斗争了一下,还是乖乖地回到了书桌前,那个时候已经快8点了。我是不会告诉你在这之前我还看了一集甄嬛传。

2个小时的内科,2个小时的外科,过了一遍贺银成讲义的记号笔划线考点部分,真的很快很快,一本讲义就过完了。贱贱的问问各位大神,我这可以算又一轮复习么???中途有一个二战同学打电话说西综没信心,又是一阵安慰,顺便把三门基础加内外科的重点和她理了一遍,她也稍稍好一些了。所有的看完已经12:10分了。打开音乐,冲了个热水澡,安心的睡了,任窗外车鸣喧嚣。

早上也差不多5:50醒来,又把生化总结的物质代谢总表和肾脏疾病总表、疾病表(病名、2字左右的定位词、最主要检查、治疗)还有我的便利贴(散碎知识点)看了一遍。第一年考试,做到最后一分钟,这一次,只用了2个小时不到,事实再一次证明,昨晚的内科复习到的知识点大概30多分,外科30多分,便利贴10分,总表20分。这种感觉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本以为出考场的那一刻我会哭,但到底我还是一个乐观的人,这一年来的压力在那一刻就没了,这一年,满满的一年就结束了,或许是还沉浸在西综的开心中。或许是因为一家人在满满一桌菜旁的等候。或许是因为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那一缕青烟袅袅。或许是因为。或许。

声明: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qdmgood

阅读原文,抢先加入19会员中心

一路陪伴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三甲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jxgss/213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