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栓装置让心脏支架淘汰?X射线安检仪危害大?吃感冒药可能导致肝衰竭?这些10月的“科学”流言究竟靠不靠谱?科学实验和专家告诉你真相。
NO1.
吸血栓装置让心脏支架淘汰?
流言:年7月1日起,医院发明一项新技术,可将血管内沉淀物吸出来,再也不用放支架了。
真相:血栓,可以是从心脏某处脱落的,也可能是因为堵塞而凝固的。对于血栓,抽吸装置分两种:手动和机械的。对没有急性心梗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尽管血管狭窄到80%以上,但并无新鲜血栓存在,多是依附在血管壁上钙化的斑块所致,很硬而且不规则,这种装置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
实际上,国内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情况下已应用了很多年,但并不存在这样一种代替支架的“新技术”。
NO2.
X射线安检仪对人体有伤害?
流言:成都双流机场使用的“弱光子人体安检仪”其实就是利用X射线进行透视扫面,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真相:X射线安检仪到底有没有危害,还是要看安检仪辐射的X射线剂量。按照我国制定的《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单次使用中,X射线机的入射剂量不应超过10mGy;而据媒体报道,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弱光子人体安检仪”一次的辐射量控制在0.2μSv以内。因此,完全不需要担心这点辐射量。不过,由于X射线的累积效应,安检仪运用需要十分谨慎。如果到处都能碰到微小剂量的X射线,存在不知不觉就积累过量的风险。
NO3.
吃感冒药暗藏巨大安全风险?
流言:过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感冒药,可能导致肝衰竭,而经常服用这类药的人对于自己已经处于死亡边缘却浑然不知。
真相:感康、泰诺、感冒灵颗粒等常用非处方感冒药,都含有一种叫作对乙酰氨基酚的成分,用于辅助治疗感冒中常见的疼痛和发热症状。对乙酰氨基酚是目前公认安全有效、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少的解热镇痛药。
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造成肝损伤的危险,多发生在同一时间服用多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制剂,或加大剂量,或长期服用的情况。有研究表明,长期酗酒者服用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增加,即使正常剂量下也可导致部分人特异性肝损伤。儿童和具有基础肝脏疾病的病人,使用此类感冒药的肝脏损伤可能性更大。
NO4.
低焦油卷烟降焦减害?
流言:低焦油卷烟能够“降焦减害”,降低烟草中焦油的含量,解决了烟草给烟民带来的危害,同时还能为控烟做贡献。
真相:为什么吸烟者实际摄入的焦油量要高于烟盒上标注的焦油量?专家分析,在用机器测量时,过滤嘴周围的透气孔可以稀释被吸入的烟草烟雾,降低所测得的焦油浓度,但在实际吸烟过程中,由于透气孔部分或者完全被手指或嘴唇堵住时,透气孔不能真正起到稀释烟草烟雾的作用。
所谓的低焦油卷烟并不能减少吸烟危害,吸烟没有安全水平可言。吸烟时人体对有害物质的实际吸入量比吸烟机测得的量更大,其成分也复杂得多,不能仅根据释放量来评估吸烟者的吸入量和健康风险。
NO5.
长期使用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谣言:近来多地曝出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很大程度上和“咬铅笔”有关。
真相:长期使用铅笔会不会导致铅中毒?产生这种疑问的人往往认为铅笔芯中含有铅,使用含铅的铅笔,自然就有可能导致铅中毒。
铅笔的生产过程,根本没用到铅这种金属。当然,咬铅笔的习惯还是要改掉。铅笔的木杆外面一般涂有彩色的颜料,如果颜料中含有微量的重金属或是其他有害物质,那么有害物质往往会在咬的过程中进入人的口腔。
NO6.
日本“睡眠水”喝完可狂睡15小时?
谣言:上班族频繁加班,压力大、睡不着。没关系,一款来自日本的“睡眠水”让你一觉睡15小时,睡到不省人事。
真相:“睡眠水”主要成分与普通饮料并无二致,无外乎水、甜味剂、矿物质、维生素、香精等,唯一标称“可改善睡眠”的成分是一种称为“左旋茶氨酸”的物质。
左旋茶氨酸是何方神圣?有了它就能获得金质睡眠?对此,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申远表示,茶氨酸是一种存在于茶叶中的氨基酸,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表明它有镇静助眠作用。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睡眠水”之所以能够“有效”,更多是心理暗示使然。
新晚报综合人民网、央视新闻报道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