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世界肝炎日守护肝脏健康,请收下这份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141219/4540736.html

年7月28日是

第13个“世界肝炎日”

今年我国宣传主题是:

“坚持早预防,加强检测发现,规范抗病毒治疗”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防治问题,全民携手促进早预防、早检测、早治疗等综合措施的落实,提升公众健康水平。今天小编再次邀请感染疾病科主任吴志学给大家科普肝炎相关知识。

什么是肝炎呢?

肝炎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

1、病毒性肝炎:

由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乙、丙、丁、戊,这五种及其它非嗜肝病毒等引起的肝脏病变。

非病毒性肝炎:

由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肝脏损伤而出现了肝炎,比如服用对肝脏有损伤的药物以后,导致肝功能受损出现肝炎等。酒精摄入量过多,易使肝脏的负担过重,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引发炎症。

3、自身免疫性肝炎:

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多发于女性身上,严重的可快速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慢乙肝的六大误区

人类感染乙肝病毒容易导致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肝炎-肝硬化-肝癌是慢乙肝的“死亡三步曲”。我国是乙肝大国,肝硬化、肝癌的预防至关重要。下面简述一下慢乙肝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歧视、恐惧慢乙肝患者或携带者。

正确认识: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共同学习、同住一房、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等均不会感染乙肝病毒。

误区二:认为“小三阳”不需要治疗。

正确认识:虽然“小三阳”患者病毒量相对较低,甚至无明显不适,但病情隐匿,时间长久则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误区三:无不适不体检。

正确认识:肝脏属于“沉默的器官”,患者早期即使出现肝功能损害也不一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抽血检查乙肝两对半、HBV-DNA、肝功能、肝脏彩超等才能发现。很多患者直到出现右上腹痛、腹胀、眼睛(巩膜)黄、皮肤黄、小便黄甚至呕血等症状才就诊,那可能是已到晚期肝硬化或肝癌阶段,此时则错过最佳治疗时期。

误区四:只要肝功能正常就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正确认识: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只要可检测到HBV-DNA,均应进行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当血清HBV-DNA阳性、ALT正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建议抗病毒治疗:(1)肝组织学检查提示明显炎症和(或)纤维化;(2)有乙型肝炎肝癌家族史且年龄>30岁,因为肝癌是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的。

误区五:HBVDNA低于检测值下限可以停药。

正确认识:目前慢乙肝暂不能完全治愈,抗病毒药物只是将体内乙肝病毒抑制至最低状态,暂清除不了肝细胞cccDNA,随意停药极易容易诱发病毒耐药,严重时可能导致肝衰竭。当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之后可考虑停药,仍需严密复查。

误区六:育龄期及备孕期女性患者害怕会遗传给宝宝。

正确认识:慢乙肝不属于遗传病,我国虽然主要为母婴传播,但做好母婴阻断是完全可以生出健康宝宝的。血清HBV-DNA高水平是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妊娠中后期如果HBV-DNA定量>2×IU/ml,可于妊娠第24-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至分娩后婴儿及时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吴志学主任特别提醒

慢乙肝患者或携带者需要绝对禁酒;避免过度劳累;在医师指导下服药物;作息规律;营养均衡。

来源:医院订阅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gsjzd/104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