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2日至24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主办,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医院、广州医院承办,广东省产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东莞市医学会、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产科重症学组及产科学组、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学系(妇产科学系)协办的“年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年会暨第八届珠江母胎医学高峰论坛、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母胎医学高峰论坛”在广东东莞顺利召开。
会议聚焦产后出血、妊娠并发症管理、胎儿医学、妊娠合并症、产房安全等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等主题,邀请了近70位国内外母胎医学大咖对领域内最新临床研究成果与当下热点问题进行解读与探讨,旨在分享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的同时,促进母胎医学领域的蓬勃发展。
本次会议线下线上同步开启,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为同道们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盛宴!
开幕式
开幕式由医院李瑞满教授和医院王志坚教授共同主持,大会主席、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医院罗淑贞副院长,东莞市妇幼保健院邓皓辉院长,广州医院陈德院长等专家领导分别致开幕辞。
他们都对线上线下专家同道们的参与表示欢迎与感谢,并指出本次会议以母胎医学为主题,涵盖了产科急救技能邀请赛、妇产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病例竞赛,产房安全实操模拟演练、产后出血妊娠并发症、胎儿医学等专题,邀请了众多知名专家就母胎医学领域内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分享与交流,以期进一步提高产科医生的综合救治能力,提升产科医疗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同时也希望在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的领导下,大家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推动母胎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瑞满教授和王志坚教授共同主持开幕式
陈敦金教授开幕致辞
罗淑贞副院长致辞
邓皓辉院长致辞
陈德院长致辞
随后,大会进行了广东省医师协会母胎医学医师分会产科监护组组长和母胎感染疾病专业组组长聘书颁发仪式,以及广东省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师临床病例分析与汇报大赛、广东省产科急救技能邀请赛颁奖仪式,陈敦金教授对两场大赛进行了总结汇报。
陈敦金教授为产科监护组组长王子莲教授、母胎感染疾病专业组组长樊尚荣教授颁发证书
陈敦金教授作总结汇报
学术讲座
珠江母胎医学高峰论坛丨主会场
●陈敦金教授:广东省产科治疗-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
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基于《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结合临床实战经验对阴道分娩的现状、趋势,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体行动计划和机构策略建议四个方面给予了具体分析与建议。他表示,建立健全本机构产科医疗质量与阴道分娩并发症获得性指标的监测及评价机制,提高团队应急响应能力,规范化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可进一步降低产后出血及继发不良结局发生率。希望所有产科医师能够共同努力,减少可预防性阴道分娩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康。
●周灿权教授:妇产科大夫了解几个生殖相关问题
医院周灿权教授主要介绍了辅助生殖技术(ART)、女性生能力及其保护、辅助生殖技术近期并发症、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相关问题等,指出卵巢功能衰竭意味着女性基本上丧失生殖能力,在卵巢功能减退阶段,需特别重视生殖能力的挽救和解决生育问题,即加强宣传教育、减少医源性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发生、生育力保存,并以中医药辅助治疗。随后,周灿权教授系统介绍了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自然流产、异位妊娠等妊娠相关问题,呼吁大家在临床诊疗中需高度重视ART后妊娠的监测。
●王志坚教授:地贫患者:围生期需要预防深静脉血栓吗?
医院王志坚教授以一则“孪生姐妹共发妊娠期血栓”病例向大家详细分享了非输血依赖性地中海贫血(NTDT)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地贫患者发生血栓的机制,NTDT血栓的预防,妊娠期间NTDT的其他管理等。NTDT是指那些不需要定期输血来维持生存的地中海贫血。目前我国仍缺乏前瞻性研究来评估其输血、祛铁及其他治疗的经验。临床工作中,尤其在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等地区,接诊该类患者时应注意识别有无相关因素并进行危险分层。对于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地贫患者,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何志晖教授:妊娠合并重症肺炎的诊治
广州医院何志晖教授通过一例临床案例向大家系统概述了妊娠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病原学分析与治疗等。妊娠合并重症肺炎是产科重症疾病,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合并多器官衰竭危及母婴生命。患者一旦确诊需早期入住ICU规范治疗,联合用药以覆盖可能的致病菌,采取阶梯治疗策略。同时密切监测各项指标,采取包括维持生命体征、抗感染、全身多器官等综合治疗措施。对于严重缺氧呼吸衰竭的孕产妇,应维持正压给氧,尽早控制多器官功能障碍,提供正确的产科处理来改善母儿预后。
●韩凤珍教授:心脏病患者妊娠风险评估——一例重症病例分享
医院韩凤珍教授通过一例惊心动魄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例诊治经验分享,向大家重点介绍了主动脉夹层(AD)的分型、发病率,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等。妊娠是主动脉夹层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合并先天性结缔组织发育不良或染色体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动脉硬化、妊娠合并炎症性疾病是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随后,结合mWHO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风险分级(版指南),韩教授对不同分级的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进行了逐一介绍,并对明确患有心脏病变的孕妇风险评估及评分策略给予了系统概述。
●王子莲教授:妊娠期胰岛素制剂——选择及应用技巧
医院王子莲教授主要介绍了胰岛素的基础知识、常用的胰岛素制剂、妊娠期使用胰岛素的指征、选择及应用技巧,指出对于妊娠期高血糖患者,在采取营养、运动治疗后血糖仍高于目标值时,建议启动胰岛素治疗。产科可以使用的胰岛素包括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赖脯)、常规(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NPH)、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地特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上述的预混)。妊娠期间的胰岛素治疗力求模拟正常人生理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首选胰岛素,优先使用门冬、赖脯等速效胰岛素。
●张建平教授:免疫性流产的规范治疗
针对复发性流产(RSA)相关抗磷脂抗体(APL)阳性、组织特异性抗体阳性、RSA相关抗核抗体(ANA)阳性、组织特异性抗体抗阳性的处理,以及终止妊娠时机、不明原因RSA的免疫问题等,中医院张建平教授指出,对于高危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孕前2-3个月,可加用羟禄奎0.2Bid;对于非标准APS,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对于个别风湿免疫指标异常患者,需排除明确的风湿免疫疾病,使用免疫制剂,孕期定期复查;对于未有严重并发症患者,可根据宫颈成熟度使用促宫颈及引产方法,考虑38-39周终止妊娠。
●王谢桐教授: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院/山东省妇幼保健院王谢桐教授指出,早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常见的产科并发症,APL阳性和狼疮活动是SLE妊娠丢失的重要危险因素。子痫前期的根本措施是终止妊娠,而SLE病情加重,治疗方法则需增加泼尼松用量或加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对于SLE和/或APS患者的计划生育、辅助生殖、妊娠和绝经管理,指南推荐在SLE的孕妇中,建议监测疾病活动(1/A)(包括肾功能(2/B和血清标志物(血清C3/C4与抗dsDNA)(2B))和产科不良结局。在选择妊娠期预防和治疗SLE复燃药物时,应避免使用霉酚酸、环磷酰胺、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
●漆洪波教授:39周:分娩的时候到了吗?
重庆医院漆洪波教授首先提出,妊娠39~40周是最合适的分娩孕周,并基于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和分析对比指出,与期待治疗相比,选择性引产可降低剖宫产率。实施妊娠39周引产分娩时,应做好四个准备:思想准备、工作流程准备、行为准备、设施准备,但39周分娩在中国仍需进一步探索。随后,漆教授就引产对医疗资源的潜在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强调医生、助产士、护士和值班人员培训,考量住院床位和待产床位是否充足,有好的胎心监护设施及超声检查设备,同时具备分娩镇痛的手段,是促进阴道分娩成功的重要保证。
珠江母胎医学高峰论坛丨产后出血论坛
●李瑞满教授:产科出血预测预防及矩阵管理
分娩前筛查出产科出血的高危人群,进行积极的产后出血预防,进行必要的转诊和提前干预,能有效降低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结局。医院李瑞满教授首先围绕(1)产前;(2)进入产程和分娩;(3)分娩后及产后诊疗时,三方面对产科出血预测预防进行了阐述。产科出血医疗安全实施矩阵是由全美产妇安全联委会提出,旨在美国每个分娩机构都采用的临床实施流程建议,包括四个行动方面:时刻准备、辨识设防、应急反应与报告改进。会中,李教授对矩阵管理四个行动方面进行了详细细致的讲解。
●钟梅教授:不典型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病例分享
南方医院钟梅教授讲座中主要分享了两例不典型产后出血的病例,通过对其病例进行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识别、产后出血处理方式等要点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重点强调了不典型产后出血早期识别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她指出,产科医护人员要重视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预防;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休克指数);定期复查血红蛋白(多次);监测24H出入量,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