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症医学科为一例肝功能衰竭患者成功实施了DPMAS(双重血浆吸附系统),即人工肝技术治疗,医院首次开展此项技术,为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今年51岁的男性患者刘某,两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浮肿、乏力、尿色加深,被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在潍坊、医院治疗两个月,但病情反复,始终不见好转。
近日,刘某又出现意识不清,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家人将医院。经对症治疗及相关辅助检查进一步明确病情后,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加峰及消化内科主任王国栋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决定为患者行DPMAS联合血液滤过治疗,通过人工滤器部分替代肝脏工作,为肝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患者神志转清,可正常进行言语交流,各项临床症状及化验结果明显改善。目前患者已经出院,出院随访中,患者家属表示,刘某身体进一步好转。
陈加峰主任介绍,人工肝治疗可以在肝功能受损的时候,帮助人体清除毒素。与常规使用的血浆置换技术相比,DPMAS具有清除毒素较全面、减少感染风险和过敏反应风险、可缩短病程等优势。关于肝衰竭
肝脏是人体一个重要的解毒和免疫器官,如果它的功能受影响,毒素不断累积,便会进展至肝衰竭。常见的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合成、解毒、代谢和生物转化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以极度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呕吐、神志改变等为主要症状。
在我国引起肝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治疗方法多为内科综合治疗、人工肝治疗、肝移植。
科室介绍
医院重症医学科始建于年11月21日,是各种危重病人集中监测、抢救治疗的科室,科室拥有先进完备的医疗机械设备及抢救设施,治疗的病种包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慢性呼吸衰竭,重症感染并感染性休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肺复苏术后高级生命支持,急性脑卒中、多发性创伤、药物中毒等。学科带头人
陈加峰
重症医学科主任
潍坊市政协委员
副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心肺脑复苏术后的系统治疗,大型手术、创伤后机体反应、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治,脑出血、脑梗死、脑外伤,外伤导致的危急重症病人的抢救。参编著作4篇:《现代重症医学与麻醉技术》(主编);《临床内科学》(副主编);《实用临床外科诊断治疗学》(副主编);《现代临床神经疾病学》(编委),并在中华级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医院最新资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