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长春市民张先医院医生打来的随访电话,对方叮嘱他坚持用药和复诊。
放下电话后,张先生继续投入工作,心情却说什么都无法平静下来,想到1个月前的那次“生死考验”,他现在仍然心有余悸!
张先生今年48岁,是一名乙型肝炎患者,但他一直坚持用药,身体状态也一直都很正常。1个多月前,他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但谨慎的医院检查。后来的无数次回想里,张先生都无比庆幸自己没有在家“硬挺”!
“患者入院时,由于乙肝病毒感染造成慢加急性肝衰竭,重度黄染,面部、皮肤和眼部都是浓黄色,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已处于肝衰竭晚期。”这是张先医院医生给出的诊断。
对于张先生和他的家人来说,这无啻于一个晴天霹雳!“肝衰竭晚期”意味着什么,他们不敢想象。
泪水过后,治疗还得继续。
但是,正如张先生和家人害怕的那样,虽然医生已经尽了全部努力,张先生的病情仍然急剧恶化,仅仅两三天后,他便陷入了深度昏迷。
1天、2天、3天······7天,张先生的家人憎恨永不停歇的表针,却无法对抗病魔的嚣张。随着张先生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家人也越来越绝望,他们甚至已经带着泪水和痛得麻木的心开始准备后事。
“患者昏迷了7天,家属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经过会诊和肝功能评估,我认为患者还有希望。”医院重症肝病(人工肝)疗区主任李秋莲说。
这是最后一棵救命稻草,张先生的家人感激医生提出的治疗方案,于是,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人工肝”支持治疗随即展开。
根据患者病情,医生采用“血浆置换”和“血液透析滤过”组合治疗模式。一方面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把患者含有毒素的血浆换为健康血浆;另一方面,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方式,通过弥散清除血液中小分子毒素和中分子毒素净化血液······
病理反射消失,生理反射逐渐恢复,凝血功能逐渐好转······在进行“人工肝”治疗的48小时后,张先生紧闭的双眼终于睁开······
睁开眼那一瞬间,张先生眼角流下激动的泪滴,“没想到我还能活过来,谢谢你们!”
心情同样愉悦的医生笑着和张先生说,能睁开眼睛就流出泪水,说明恢复的不错!
病情平稳后,张先生便出了院,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据医院医生介绍,深度昏迷两三天的重症患者较为常见,而像张先生这样昏迷7天还能抢救过来的患者并不多,目前,张先生是我省启用“人工肝”治疗病情最严重、昏迷时间最长的患者。
延伸阅读“人工肝”并不是人工做的肝脏,也不同于肝移植,而是一种支持疗法。人的肝脏不能工作了,相当于化工厂不能再加工生产。“人工肝”是借助体外机械装置,在体外的“化工厂”加工,帮助人体排出大量的黄疸和毒素等有害物质,补充蛋白质等必需物质,暂时及部分替代肝脏功能的方法。
“人工肝”技术,即人工肝血液净化技术,分为生物人工肝和非生物人工肝,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是非生物人工肝,它有很多种治疗模式,如血浆置换和血浆吸附技术、血浆滤过透析,血液透析滤过、白蛋白透析等。
“人工肝”适用于重症肝病患者,对血液有净化作用。
◆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人工肝”支持治疗能够为重型肝炎肝衰竭时的肝细胞再生赢得时间,并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
◆肝移植的桥梁:“人工肝”治疗可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改善机体内环境,为等待供肝进行肝移植创造条件。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止肾脏进一步损伤,促进肾脏功能恢复,为其他支持疗法创造条件。
◆清除炎性介质:用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清除免疫符合物:类风湿性关节炎、天疱疮、狼疮肾等。
◆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
记者/摄影:王菁菁
编辑:刘素娜
责编:苑丹于飞
"掌上长春"甘露聚糖肽针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