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非生物型人工肝支持系统从肝衰竭到肝移植

本文摘录内容来自解放军第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吉程程老师在“年实用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高峰论坛”的报告

摘要

46岁男患者,因“严重乏力、黄疸、腹胀、食欲减退”入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经过14天药物及非生物型人工肝(PE、DPMAS、CVVHD各2次)综合治疗后,患者胆红素及血氨显著下降、凝血功能(PTA)改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显著降低,后行同种异体原位全肝移植(OLT),4天后神志恢复,拔除气管插管,24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患者正在接受

人工肝治疗

临床资料

主诉:严重乏力、黄疸、腹胀、食欲减退

现病史:患者年被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年8月~年4月发现“大三阳”、HBVDNA1.2x10^8copies/ml,服用“派罗欣”治疗,年5月再次检查HBVDNA高达6.8x10^2IU/ml,服用恩替卡韦治疗直至年5月腹部超声检查发现肝硬化,肝内多发不均质回声,年9月因“严重乏力、黄疸、腹胀、食欲减退”入院。

查体:

体温36.8℃,脉搏74bpm,呼吸20bpm,血压/87mmHg。神志清楚,精神可,计算力、记忆力、定向力正常。面色晦暗,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肝掌阳性,未见蜘蛛痣。心、肺、腹无明显阳性体征。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扑翼样震颤阴性。

入院时检验:

肝功:胆红素(Bil).2/.4umol/L、谷丙转氨酶(ALT)U/L

凝血功能:?凝血时间(PT)26.6s,国际标准化比率(INR)2.44,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4.9%

血氨:48.6umol/L

炎症:白细胞(WBC)7.39×10^9/L、中性粒细胞比(N)65.5%、血小板(PLT)×10^9/L;降钙素原(PCT)0.37ng/ml

HBVDNA:5.1x10^8IU/ml

诊断:

1、乙型肝炎肝硬化

2、慢加急性肝衰竭

治疗经过:

抗病毒(恩替卡韦)、保肝、?乳果糖通便,年9月11~17日行非生物型人工肝(NB-ALS)综合治疗,治疗时间及模式见下表:

治疗结果:

患者经积极NB-ALS结合抗病毒、保肝等综合治疗后,情况良好,并于9月18日行同种异体原位全肝移植,9月22日神志恢复,拔除气管插管,10月11日痊愈出院。

NB-ALS对TBIL、PTA、血氨、MELD等各项指标的影响见下图:

讨论

肝衰竭时患者体内大量蓄积假性神经递质、胺类、芳香族氨基酸、胆汁酸、胆红素、炎症因子、内毒素等肝衰竭毒素,引发肝性脑病、胆汁淤积、炎症状态、肝肾综合征、肠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对性的将各种人工肝技术灵活组合使用。DPMAS采用BS胆红素吸附器和HA-II血液灌流器联合应用,BS胆红素吸附器为强碱型大孔交联聚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可通过树脂功能基团与胆红素的正负电荷结合相互作用、树脂基团及疏水骨架的亲和力、特定网络孔径分子筛等三种作用对目标物质产生选择性吸附。而HA-II血液灌流器为交联聚苯乙烯中性大孔吸附树脂,孔径较大,可通过其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树脂基团与吸附质间的范德华力及亲脂疏水特性,部分选择性吸附导致肝衰竭的炎症介质、毒素,并增加了对胆红素、胆汁酸的清除。

DPMAS(BS+HA-II)这种组合治疗的模式本身可协同增效清除毒素,联合其他血液净化模式(PE、CVVHD等)更能有效吸附胆红素、胆汁酸、假性神经递质、芳香族氨基酸、胺类、炎症因子、内毒素等加重肝衰竭的毒素,给肝细胞的恢复及等待肝移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在环境,使患者受益。总体分析,DPMAS治疗有如下特点:①阴离子交换树脂(BS)联合中性大孔树脂(HA-II)组合治疗,协同增效,能有效吸附胆红素、胆汁酸、胺类、炎症因子、内毒素等;②血浆使用量少或不使用血浆;③与血浆置换相比,处理血浆量更大;④可联合/序贯PE、CRRT等,杂合治疗疗效更佳;⑤反复、多次治疗,可维持疗效。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板上市:健帆生物股票代码:)

首家以血液净化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赞赏

长按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gsjzd/130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