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世界肝炎日干细胞保护肝,成为重症肝病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http://www.jydxy.com/

年7月28日是第十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保护肝部,预防为先”。国家卫健委号召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主动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感染者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全球约有4亿人感染慢性乙肝或丙肝,并且新发感染者持续增加,但只有很少一部分病毒性肝炎感染者接受了检测和治疗,尤其是在中低收入国家。消除肝炎已成为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目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肝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肝病对于我们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们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好好保护自己的肝。世界肝炎日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醒大家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肝,不仅要做好日常保养,更要做好治疗工作。在世界肝炎日之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干细胞科技是如何帮助人们保护肝,如何帮助人类对抗重症肝病,比如肝硬化和肝衰竭等。

我国患病群体人数约4亿临床需求仍有待满足

西方人看肺,中国人看肝。据估计,我国各类肝病患者约有4亿人,乙肝感染者约占25%;丙肝感染者约占2.5%。

肝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病是由于肝损伤因素如病毒、自身免疫、胆汁阻塞、有毒物、代谢疾病等引起肝脏慢性损伤,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并导致肝硬化,而最终便会导致终末期肝病,肝功能遭受严重的伤害。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有中医、西医、中西医联合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治疗。近年来,全球肝炎治疗新药上市频繁,然而目前肝病治疗仍未满足需求,尤其是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而细胞治疗有望弥补这些缺憾。

国外研究进展与成果

01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原位肝移植(OLT)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供体器官的严重短缺、高成本和免疫排斥的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甚至一些等候名单上的患者终生难以获得匹配的肝脏,干细胞移植代替传统的内科治疗或原位肝移植将是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法。在过去的研究中,成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通常被认为是再生细胞的广泛来源。另一项针对肝硬化患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后肝功能的改善的Ⅰ期Ⅱ期临床庾(注册编号:NCT),在伊朗的德黑兰医科大学胃肠病学与肝病研究中心开展。研究者试图将间充质干细胞从终末期肝病患者体内中分离出来,然后将这些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祖细胞,最后,在超声引导下,将这些细胞注入门静脉,达到重建肝功能中的作用。此项研究共招募30人,被随机分为两组。干细胞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清学指标有明显改善,腹腔积液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MELDNa评分明显减少,证实了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行性。02异基因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衰竭一项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已经完成的,(注册编号为:NCT)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试验中,研究小组于-年共招募30个肝病患者入组参加该项研究,患者年龄18岁至79岁。研究人员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在第1,4,11天和第18天为移植组病人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剂量4×2×/kg。移植治疗后,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在术后一到四周,移植组患者肝功能与凝血功能的恢复较对照组为好,自觉症状、出院转归和远期预后方面的改善均强于对照组。

国内研究进展与成果

近年来,国内科研人员也在不断地探索干细胞治疗肝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多项临床试验在开展中。根据clinicaltrials.gov统计的数据,国内34项临床试验登记在该系统,有些已完成,并且取得了一些积极的临床数据。0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南京军区肝病中心主任陈成伟教授于年11月-年5月,对20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进行开放、剂量递增的前瞻性研究。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三个剂量分别为低(5×)、中(1×)和大(2×)3个剂量标准向患者静脉输注,每个患者接受3次。该项试验在美国clinicaltrials.gov(注册编号:NCT),试验严格按照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进行记录和随访。结果表明:静脉途径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耐受性良好,多数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MELDNa评分由15.18下降至13.46,MELD明显减少。0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炎症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血清转氨酶升高、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阳性,组织学特征为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的界面性肝炎,严重病例可快速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我国其确切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但国内文献报道的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已被应用于治疗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治疗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该项试验的参与者被分为两组,A组接受为期12周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加常规治疗(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联合),B组将接受安慰剂治疗12周和常规治疗。细胞治疗后,随访12,24,36周,48,72,96周。随访1年后结果显示治疗组腹腔积液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MELDNa评分明显减少,揭示了静脉回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对于重症肝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是肝脏移植、人工肝和干细胞移植治疗。当前肝脏供不应求的现象十分显著,在国内供需比甚至达到了1:30的严峻比例。随着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人类肝脏再生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今时今日,我国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干细胞治疗肝病已有新药申报,有研究机构利用足月妊娠胎儿的脐带提取、制备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并已经对此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组织块直接贴壁培养法,研究出安全、稳定的制备工艺,获得了大量符合国际细胞治疗协会标准高纯度间充质干细胞,每袋20毫升干细胞注射液含有上千万个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细胞在95%以上。研究表明,这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补充肝细胞数量,改善肝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肝细胞再生,提高免疫力,未来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获批上市的肝病治疗方案。相信未来,通过医学人员的不断探索,无论是肝炎还是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重症肝病,都会迎来更好的治疗局面。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jxgss/371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