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G(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联合环孢素(CsA)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重型再障”)的一线标准治疗选择,很多患者不明白,使用ATG治疗为什么要住进层流病房?这个药究竟有哪些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对身体影响有多大?应该怎么应对这些副作用?下面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介绍。
在层流病房中完成ATG治疗是为了降低重型再障患者的感染风险重型再障患者由于白细胞减少,本身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而ATG作为一种强效免疫抑制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进一步损害患者的免疫能力,造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增加发生严重感染的风险。一旦发生严重感染,不但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还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为了让重型再障患者能够顺利度过ATG治疗至疾病恢复过程,整个ATG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很长一段时间患者最好在层流病房中度过。所谓层流病房是通过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无菌的病房,为了保持层流病房内无菌环境,会对层流病房每日进行消毒,进入层流病房的物品会经无菌处理,人员也会严格消毒。这虽然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但能最大程度保护患者避免发生严重感染。ATG治疗有多种副作用,但这些副作用可防可控,通常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这是ATG输注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由于ATG是异种生物蛋白所致,可发生于ATG输注后数分钟内,病人可出现高热、寒战、血压低、心跳快、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不适,也可有瘙痒、皮疹、荨麻疹等1,2。
为了避免输液相关不良反应,一般会在输注ATG之前进行皮试,输注ATG时同步使用激素类药物,另外,通过减慢输液速度也可以减少输液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护士会调节ATG的滴注速度,使总滴注时间不短于4小时1,2。
ATG滴注期间,医护人员自始至终会密切监视患者有无上述症状表现,如果真的发生过敏反应,会暂停ATG输注,通过加大激素用量和积极抗过敏治疗,反应过后,再次输注ATG时一般会比较顺利。因此,即使出现过敏反应,病人也不要太过紧张,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类血清病反应是一种迟发的过敏反应,多在开始使用ATG后的第5-15天发生,主要表现为发热,荨麻疹,皮疹,关节痛、肌肉痛。为了预防类血清病反应,一般糖皮质激素会足量应用15天,之后再减量或停药。如果出现类血清病反应的症状,病人不要紧张,要及时报告医生,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1,2。ATG输注可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但不会伴有黄疸、肝区不适等临床症状,这种转氨酶升高一般时间短暂,有些可自行逆转,如果转氨酶升高比较明显,通过保肝治疗也可逆转。虽然转氨酶升高很少引起肝衰竭等不良后果,谨慎起见,ATG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医生会对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定期监测1。前面已经说过,ATG作为强效免疫抑制药物,最大的危害就是损害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严重感染风险。在层流病房中完成ATG输注是预防感染的一个重大举措,但是ATG治疗后一段时间内(一般持续3-6个月),患者的免疫能力相对低下1,这段时间,患者要注意各个方面的卫生,尤其是饮食、居室环境、个人护理等,做好自我保护,以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风险。
重型再障患者接受ATG治疗后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注意饮食卫生。餐具、厨具要经常高温消毒,不要给患者吃剩饭剩菜和隔夜饭菜,水果最好是削皮或煮熟后再吃。不要喝冷饮和进食含量食物,以免引起腹泻。★注意环境卫生。居家环境要做好室内清洁,定时开窗通风;要避免与生病的家人密切接触;外出避免去人流拥挤和脏乱的环境,减少被传染的风险。屋内不要摆放鲜花、绿色植物,屋内不能养育宠物。★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勤洗澡,勤换洗衣服被褥;出门戴好口罩,天凉时注意添加衣物;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观察口腔、咽喉、齿龈等有无破损、红肿、溃疡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咨询医生,进行合理护理和治疗。★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定期检查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骨髓穿刺,监测肝肾功能等,可帮助评估疾病恢复情况,了解药物毒副作用,及时发现有无白细胞严重减少和感染迹象,必要时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和预防。审稿专家:叶佩佩医院参考文献
1.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说明书
2.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中华血液学杂志.;38(1):1-5
END
欢迎您点击下方“留言板”留言
留言板
欢迎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