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周五大健康揭秘ldquo癌王

提示:点击上方"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免费订阅本刊

患有胆囊疾病的人除了要忍受不适和疼痛外,更担心会不会转变为癌症?平时怎样才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呢?带着患者提出的这些问题,本报专访了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微创外科专委会委员郑亚民教授。他介绍说:胆囊癌多无明显症状,不容易早期发现;中晚期往往失去手术机会,而且缺乏有效药物,预后极差,被认为是“癌王”的主要候选者。胆囊癌发病率低,人们接触的少,大部分人了解不多,重视不足。但胆囊癌不良的预后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特别有胆囊“癌前病变”的患者,比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若重视这些问题可以有效预防或早期发现胆囊癌变的发生。

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微创外科专委会委员郑亚民教授

(摄影/红岩)

胆囊是干什么的?

平时有人开玩笑说自己是“孤胆英雄”,但是胆囊在哪里?是干什么的?并不是很清楚。郑亚民教授告诉人们:胆囊是人体中发挥储存浓缩胆汁作用的脏器,位于咱们人体的右上腹,附着在肝脏下面呈梨形囊袋状。胆囊开口和肝外胆管相连,就像长长的河道旁边建造的一个储水池。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被排入肠腔,胆汁中含有胆汁酸,它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主要是香喷喷的脂肪性食物。胆囊这个“蓄水池”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作用。在不吃饭的时候,肝脏分泌的胆汁就存在胆囊里,在这里部分水分被吸收,胆汁变得浓稠。一旦吃东西,胆囊收缩可以把浓稠的胆汁排入肠道,发挥高效的辅助消化脂肪的作用。

胆囊癌为何让人感到可怕?

郑亚民教授谈道:恶性肿瘤(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因为癌症普遍治疗效果不太好,死亡率比较高,很多人谈癌色变。胆囊癌发病率不高,大约10万分之2—3。胆囊癌在国内报道仅占所有癌症患者的的1%左右,比较少见。胆囊癌虽然少发,但预后差、发病隐匿,让大家感到比较可怕。

胆囊癌发病早期一般没有任何症状,或仅仅有一些不典型的腹痛、腹胀、厌食、纳差表现,难于早期发现。患者出现明显消瘦、黄疸、疼痛等情况时,多是中晚期胆囊癌,有的甚至出现肝脏转移、腹腔转移相关临床表现才被发现,大部分患者失去手术机会。

目前胆囊癌最有效治疗手段是根治性手术切除,如果失去手术机会,预后不佳。晚期胆囊癌5年生存率小于2%,多数患者在1年内去世。晚期胆囊癌缺乏针对胆囊癌治疗有效的药物和手段,放疗和化疗效果远远不如乳腺癌、结肠癌效果好。胆囊癌晚期主要死于肿瘤转移到腹腔或远处脏器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还有就是侵犯胆道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肝衰竭、消化道出血、胆道感染。由于患者头脑清醒,多有痛苦、恐惧,生活质量不高。

胆囊术后生存时间的长短和病变分期、手术方法密切相关。早期胆囊癌,仅有粘膜层(胆囊内表面)癌变,并接受了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侵犯肌层及以外的进展期胆囊癌,如果不能根治手术,生存期只有5—10个月。如果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一般生存时间可以达到18—50个月,不同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性。胆囊癌伴淋巴转移患者比没有淋巴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缩短一半以上。

多种因素导致胆囊癌

郑亚民教授特别指出:从流行病学看,胆囊癌好发于女性,比男性多2—3倍,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机会增加,另外女性胆囊结石发病率高,所以老年女性是我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jxgsj/8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