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吃了感冒药后饮酒,花季姑娘突发急性肝衰竭

7月14日,一场连夜为22岁花季女孩续写生命篇章的肝移植手术在树兰(杭州)医院手术室顺利完成,而威胁女孩生命的竟然是一顿再平常不过的夜宵?

1

药后饮酒致肝衰

医院

半个月前,感冒一周的小尹(化名)接到了朋友的饭局邀约,豪爽的她服下几颗感冒药,欣然应约。饭桌上,小尹更是豪饮助兴,那叫一个痛快!

半夜兴归的小尹,刚回家没多久,就出现了腹疼的情况,“没事,睡一觉就好!”已经醉醺醺的小尹啥也没多想,倒头就睡。

可是到了第二天一早,腹痛的情况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疼痛加剧,这才引起了自己和家人的重视,医院。

可检查结果却犹如晴天霹雳般地落在小尹的家人身上,经由当地医生检查后诊断,小尹是因为吃感冒药还喝酒导致的急性肝衰,医院医疗条件受限,建议赶医院进行急救,隧即,小尹被紧急撤医院。

但转院后的小尹却并没有因此好转,而是肝衰症状急剧加重,当地医生表示,像小尹这样的急性肝衰患者,建议尽快进行肝移植手术。

在多方面的仔细了解和打听下,小尹的家人得知树兰(杭州)医院的郑树森院士是国内肝移植界的权威专家,拥有国内甚至享誉国际的肝脏移植技术,于是,在当地医生的帮助协调下,小尹医院。

2

96小时李氏人工肝持续治疗

只为争取生机一线

树兰肝移植中心的庄莉医生在全面详细了解了小尹的情况后,第一时间就开始为小尹寻找匹配肝源,可是茫茫十几亿人海,想要等待一个合适的肝源出现又谈何容易,要知道即便是有全国器官移植分配网络,每年依然还是有很多的肝脏病患者死于肝源等待的过程。

而此时,躺在重症监护室的小尹,情况已然非常凶险,全身上下蜡黄浮肿,还被插满了各种管子,医院的当天,就出现了深度肝昏迷的情况。

据感染科主管医生俞哲介绍,小尹因为药物+酒精引起爆发性肝衰竭,导致肝脏大面积坏死,肝脏的转氨酶升高了多倍,伴随着黄痘和血氨升高,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已经陷入深度肝昏迷状态的她,随时都有内脏出血的风险,生命危在旦夕,而小尹的最终治疗只能靠肝移植。

为了可以暂时维持住小尹的生命,感染科医护团队在小尹入院当天就给予了持续不间断的李氏人工肝治疗,整整维持了四天,只为给小尹争取能够有等待合适肝源出现的时间。

3

亲体捐献无望终得肝源出现

郑树森院士为22岁生命续航

一天,两天,三天.....时间一分一秒匆匆走过,但却迟迟没有传来合适肝源出现的消息,几近绝望的小尹家人时刻处在崩溃边缘,难道除了被动等待合适肝源出现,真的就再无他法了吗?

这时,小尹的姐姐和妈妈在医生处详细了解到,原来肝移植除了等待符合配型的肝脏捐献,还可以选择亲体肝移植。

在仔细了解亲体肝移植后,小尹的姐姐和妈妈便毫不犹豫地同时提出要为小尹做配型检测,可是配型结果却是姐姐肝脏体积不够,妈妈肝功能不达标,显然,两者都不符合活体肝移植的标准。

可是救女心切,即便在被明确告知不符合移植标准而强行移植,只会增加供体死亡风险也在所不惜的妈妈却笃定表示:我可以把我的命给她!

面对小尹妈妈的苦苦哀求,郑树森院士说:小女儿的命要救,小尹妈妈和姐姐的安全也要保障。活体肝移植不能牺牲捐献人的健康,我们会尽全力寻找肝源!

万幸的是,在入院第四天的夜幕降临之前终于等到了肝源出现的好消息,经过快速评估,此肝源与小尹的匹配度非常高,得知这一消息的郑树森院士,二话不说便紧急召齐肝移植团队的所有医护人员,连夜为小尹进行了肝移植手术。

术后第四天,小尹终于清醒了过来,小尹的爸爸则激动地表示:

“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尤其是郑树森院士,谢谢您帮我把女儿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谢谢您帮我找回了女儿!”

看着小尹一天天好转以及渐渐展露的笑容,小尹的家人为了表达对郑树森院士的由衷感谢,特意亲笔为郑树森院士送上感谢信。

郑院士:

您好!

我是小尹的家属,小尹在7月8日因病入院,医院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家人等待肝源救人无望,已经快绝望了,幸运的是,得到了您的帮助,及医院医生护士的救助,小尹于7月14日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目前已经在重症监护室恢复中,小尹现仅22岁,能活下来真的多亏您的照顾,对我们家人来说就是天大的恩情。在此,再次郑重地向您道一声:“感谢”!

小尹家属

绝大多数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及缓解疼痛。而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

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的风险。

除此以外,在服用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和中枢抑制药时饮酒,都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所以,格外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药物的时候千万不能喝酒。

1

降压药

服用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等降血压药期间如果喝酒,可能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性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为酒精具有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和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可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引起头痛,甚至休克。部分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复方双肼屈嗪与酒精合用也可能会使血压急剧升高。

2

降糖药

在服用优降糖、降糖灵、甲苯磺丁脲等降血糖药期间不能同时饮酒,因为酒精具有增强药效的作用,两者相遇,可能引发低血糖性休克,危及生命,诱发乳酸血症。

3

安眠药

一些起镇静催眠作用的安眠药本身就有一定的抑制呼吸、心跳的作用,而酒精也有相同作用,两者合一可产生双重抑制作用,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4

中枢抑制药

乙醇具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且作用强度与饮酒量成正比。人在饮酒后服用苯巴比妥、甲丙氨酯、氯丙嗪等中枢神经抑制药,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较深的抑制,轻者致人昏睡,重者引起昏迷,甚至因中枢神经麻痹而死亡。

专家介绍

肝胆胰外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郑树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现任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肝胆胰外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会长、活体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国际活体肝移植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

在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领域成绩卓著,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的“杭州标准”及移植后乙肝复发防治新方案。截止年3月,成功施行肝移植3余例,良性肝病受者1年生存率达95.2%;施行肝肾联合移植受者最长存活已17年,创国内记录;施行胰肾联合移植受者最长存活17年,保持亚洲最佳纪录。多年来致力于肝移植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先后帮助全国20医院开展肝移植工作。年率中国肝移植团队跨出国门,远赴印度尼西亚成功开展5例活体肝移植,为国争光,被中国驻印尼大使章启月高度评价为器官移植外交的里程碑。担任器官移植领域2项“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等。发表论文余篇,任《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SCI收录)主编、《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总编辑。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含创新团队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5项及年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荣获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第二届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心平教学贡献奖;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郑树森院士主持的“肝癌肝移植新型分子分层体系研究”这项创新性研究获得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年荣获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擅长:各种肝胆胰外科的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复杂性肿瘤诊治,以及肝癌和终末期肝病的肝移植治疗。

感染科

中国工程院院士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李兰娟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家。

现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树兰医疗发起人。兼任教育部科技委生物与医学学部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还担任“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计划技术副总师,“综合防治示范区和现场研究”责任专家组组长,国家卫计委第一届人口健康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人类微生物组联盟主席(4thIHMC),国际血液净化学会(ISFA)理事,浙江省医学会会长,《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浙江医学》主编等学术职务。

承担了国家“”、“”、“十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获发明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出版了我国首部《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学》和教育部规划教材《传染病学》等专著36部。发表论文余篇,在Nature、Lancet、NEJM等SCI收录杂志发表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推广应用奖二等奖1项。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年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年荣获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和第九届谈家桢科学奖临床医学奖等。

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尤其对肝衰竭、病毒性肝炎、肝病微生态研究有重大突破性贡献。

肝胆胰外科

庄莉

树兰(杭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肝移植中心副主任,师从郑树森院士。

从事肝胰移植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和先进的诊疗理念。参与,等肝胰移植相关各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申请及实施工作,并获取多项浙江省卫计委课题。

担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第十七届委员会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肝移植学组秘书;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肝移植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器官捐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肝脏移植加速康复学组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分会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学组。

擅长:肝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并发症诊治及外科重症监护管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jxgsj/39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