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世界肝炎日。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病毒是引起肝炎最常见的原因。常见的肝炎病毒有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等等。
肝炎病毒如何传播?
肝炎能否预防?
得了肝炎能治疗吗?
听说肝炎会进展为肝癌,真的吗?
世界肝炎日,一起呵护小心“肝”
医学指导
广州医院感染疾病科
潘兴飞副主任医师
01.肝炎病毒不止乙肝
在肝炎病毒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乙肝病毒。
据统计,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约有2.4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例,我国肝硬化、肝细胞癌患者中,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60%、80%。
近几年,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普及,慢乙肝发病率是逐年下降的,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所以仍有相当大数量的患病人群。
此外,除了乙肝,还有甲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等等。
全球每年约有万例甲型肝炎病例报道,万例戊型肝炎病例报道,约有1.3-1.7亿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化率60%-85%,慢性化后进展为肝硬化、肝癌风险高。
02.这些肝炎有疫苗,这些肝炎可治
虽然病毒种类不同,但都可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其中乙肝肝炎、丙型肝炎还可导致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等疾病,危及患者生命,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
在多种肝炎病毒中,甲肝、丙肝、戊肝是可以治愈的,乙肝无法治愈,只能予以控制,但甲肝和乙肝有疫苗。
甲肝、乙肝有疫苗,丙肝无疫苗,戊肝疫苗尚无推广。甲肝、丙肝、戊肝可以治愈。
03.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
潘主任介绍,不同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略有差别,甲肝、戊肝是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播,与感染者密切生活亦可感染,也就是说一起吃饭有感染甲肝、戊肝的风险。
而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母婴传播、性传播。其中,母婴传播途径是乙肝感染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而成人基本不感染乙肝病毒,即使感染乙肝病毒,绝大多数都是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多在感染6个月内自愈。
性传播上,如果有一方已经有乙肝病毒抗体,那么即便发生性行为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也很低。
此外,潘兴飞特别强调,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是不一样的,感染乙肝病毒后,无肝炎活动,即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若出现肝炎活动,即为乙肝患者。乙肝携带者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学习。
04.反复肝炎可进展为肝癌,这些早期症状要注意
潘兴飞主任介绍,大多数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但如果不予以重视,严重的肝炎活动可导致肝衰竭,引起死亡。反复的肝炎活动,易于进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等。
因此,他提醒,如果体检肝功能异常,要及时就医;若出现乏力、纳差、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畏寒等更要及早就医。
05.预防肝炎这样做
在预防上,潘兴飞介绍,所有的肝炎病毒都是传染性疾病,其预防的原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到某一类型的肝炎病毒,他介绍:
甲肝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防止“病从口入”,疫苗接种:灭活疫苗接种两针(0、6个月),保护期20年以上,抗HAVIgG阴性者建议接种,近期有与甲肝患者密切接触者,注射丙球。
乙肝预防
因为乙肝传播的最主要方式是母婴传播,因此要给新生儿进行联合免疫,给高风险人群注射乙肝疫苗,给职业暴露者注射免疫球蛋白。
丙肝预防
治疗丙肝患者,洁身自好,丙肝无疫苗可预防。
丁肝预防
无疫苗可预防,随着乙肝得到控制,丁肝亦可控制,治疗可选用长效干扰素。
戊肝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等,防止“病从口入”,疫苗尚未推广。
06.肝炎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潘主任建议,如果已经确诊为肝炎,那么慢乙肝患者要注意不劳累,不熬夜,不喝酒,定期复查肝功能、HBVDNA、乙肝两对半、肝脏影像学检查等。
而甲肝、戊肝患者要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丙肝患者则要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
医学指导
潘兴飞
医学博士,感染疾病科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医学博士毕业(感染性疾病方向),曾在医院、香港中医院进修学习。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妊娠肝病专业组组长、医院协会传染病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肝病专科医师分会常委。
擅长病毒性肝炎的诊治、妊娠合并肝病的治疗及管理、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肝衰竭的治疗,肝损害查因、发热查因、深部真菌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周二、周三、周四上午
专科门诊:周五全天
文:广医三院
图: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