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用户体验肝衰竭患者人工肝应用凝血因子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 http://www.zbxusheng.com/

*本文医院的周淑芬老师原创编写,版权归其所有。

肝脏是体内凝血因子合成十分重要的场所,当肝功能受到损害时这些凝血因子的合成数量减少,会出现出血症状。出血肝衰竭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也是引起肝衰竭患者死亡的十分重要原因之一。肝衰竭患者病死率高,传统内科治疗效果差,使用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暂时性替代肝脏功能,使肝细胞得以再生直至自体肝脏恢复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是目前治疗肝衰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为了探讨肝衰竭患者ALSS应用前后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了解这些指标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我们回顾性分析了近3年本院就诊的例肝衰竭患者(男86例,女36例,年龄30~63岁)的临床资料,以及应用ALSS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抗凝血酶活性(AT:C)以及凝血因子活性(FⅤ:C、FⅦ:C、FⅧ:C、FⅨ:C)检测结果(采用Stago检测系统)。采用综合方法评价和判定其疗效,将患者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和死亡组,比较以上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及其各组间的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例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后凝血-抗凝指标的变化(见表1)。PT是肝衰竭预后判断的一个重要指标,治疗前PT越高则预后越差(见表2)。通过人工肝支持治疗,病情明显改善的患者FⅤ:C、FⅦ:C和AT:C也明显升高;FⅧ: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例肝衰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凝血-抗凝指标的变化(均值±标准差)

表2人工肝治疗前凝血酶原时间(PT)对61例肝衰患者疗效的影响

研究数据表明,凝血因子活性是重型肝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FⅤ:C的高低,治疗前FⅤ:C越低则预后越差(见表3)。

表3人工肝治疗前凝血因子Ⅴ活性对对例肝衰患者疗效的影响

ALSS已成为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方法。人工肝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的检测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PT、FⅤ:C、FⅦ:C、FⅧ:C和AT:C的变化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预后估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jxgsj/3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