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治疗中如何应对HBV再活动风险
临床需要化疗的病人是小三阳,怎么处理?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要用激素治疗了,需要抗病毒治疗吗?一位乙肝患者因为病情需要拟使用甲氨蝶呤治疗,怎么处理?……以上许多问题,相信各位临床医生都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免疫抑制治疗中如何应对HBV再活动风险吧!慢性乙型肝炎是世界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道,全球有20亿人曾经感染过乙肝,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的感染者。中国的乙肝疾病负担重,约有万人患有慢性感染。
fromLancetGastroenterolHepatol.Feb;4(2):-
由此可见,医生们在临床中常会遇见合并HBV感染的患者。如何在治疗其他疾病的同时兼顾合并HBV感染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免疫低下或者免疫抑制的患者,比如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的HBV感染患者,乙型肝炎再活动的风险很高。中国年的《慢性乙型肝炎特殊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提到,HBsAg阳性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期间,约20%~50%可发生不同程度的HBVDNA载量升高。部分患者可发生转氨酶升高和黄疸等,重者可发生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所以对于应用免疫抑制治疗的HBsAg阳性的患者,我们应该格外注意是否需要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免疫抑制治疗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吧
Q1:什么是乙型肝炎再活动?
在进一步了解之前,让我们先明确HBV感染者在免疫抑制治疗后常见的严重后果——乙型肝炎再活动定义:
在HBVDNA持续稳定的患者,HBVDNA升高≥2log10IU/mL,或基线HBVDNA阴性者由阴性转为阳性且≥IU/mL,缺乏基线HBVDNA者HBVDNA≥IU/mL。往往再次出现肝脏炎症坏死,ALT升高,常常发生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或乙型肝炎康复者中,特别是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化疗时。
——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Q2:用哪些药物时需要考虑到乙肝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