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转氨酶高,肝炎了这个肝炎有点特别

郑玲玲怎么样 https://m.39.net/disease/a_u3v9ueo.html

近日我门诊处来了一位60多岁的女士,自诉她曾经深受自免肝困扰多年,之前在浙一看了很久,效果不是很好,就来我门诊就诊,来时诉神疲乏力,口干不适,胃脘不适,时有肠鸣,右腹部闷胀感,大便干燥,有胃炎、食管炎病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7,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7,γ-谷酰胺肽转移酶,碱性磷酸酶,ANA阳性1:,B超提示:肝硬化。

这让我们不禁想到曾经遇到好几例这样的情况,举个栗子,有位院长曾经介绍过来一位玉环的患者,这位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多年,经过治疗,患者肝功能正常了,并且以前经常发的口腔溃疡、荨麻疹也不发了;另一位安徽的患者就更加严重了,不仅有肝硬化、蜘蛛痣、肝掌,而且肝纤维化的指标也很高,但通过我们的帮助,以及患者自己的积极配合,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了,ANA也转阴了,蜘蛛痣、肝掌也消失了,最近来复查,肝纤维化指标也正常了。

自身免疫性肝炎

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主要发生在肝脏的组织细胞,使自己的肝细胞坏死、发炎,就叫做“自身免疫性肝炎”,它是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一种。

有人问:“自己的免疫功能为什么要和自己过不去?它为什么非要攻击自己的肝脏组织和细胞呢?这不是“自相残害”吗?”

自己的免疫功能为什么要攻击自己的肝脏并让它发炎呢?直到现在人们仍然没有了解真正的原因,所以说,自身兔疫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类原因不明的疾病。不过有研究认为和遗传因素、感染、药物等有一定关系。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慢性疾病,有较长的自然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如果不给予及时治疗,最终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有部分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肝硬化。肝移植是内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

自身免疫性肝炎有哪些主要特点?

1、这种病大多数起病缓慢,和一般的慢性肝炎在症状、体征上没有大的区别。

  病人常表现为乏力、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瘙痒和体重下降不明显等症状。转氨酶明显升高,最后可进展为肝硬化,个别的还可能发展为肝癌。

  少数病例起病急,甚至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

  此病特征之一是以女性为多发,男:女=1:4~7。

  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女性都可发病,发病高峰一是10~30岁,二是50岁左右。

2、病人无饮酒史,或者男性每天平均饮酒量少于30克,女性少于25克。

  一句话,不饮酒或饮酒量很小,才能排除酒精性肝病;血液中检测不到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不是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当然还要排除遗传、代谢、药物等引起的肝炎等等才能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排除其它原因肝损伤非常重要。

3、高球蛋白血症。球蛋白往往正常值上限1.5~2倍。

  4、病人血中可检测到“自身抗体”,这是最重要的特点。

  凡是免疫反应都要有抗原和抗体,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自身免疫反应的结果,它的抗原叫“自身抗原”,抗体叫“自身抗体”。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其循环的血液中存在不同的“自身抗体”,医生通过检测病人的“自身抗体”可为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重要依据。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白身抗体主要有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

 5、约有50%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病人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干燥综合征、桥本氏甲状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更有人合并“重叠综合征”(身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其它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国外有权威专家指出,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化验室检查特别是自身抗体的检测,不用做肝脏穿刺肝组织学检查也是可以确诊的。但小编要在此强调,肝穿刺对诊断这个疾病非常重要,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要省略的,你在以后治疗中,为判断疗效,也需要做肝穿刺肝组织学活检,要有思想准备哟。患者—定要了解肝穿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金涛教授循证医学治疗的优势

自身免疫性肝病属中医“黄疸”、“鼓胀”等范畴,主因正气不足或外邪侵袭,至肝肾受损,肝失疏泄条达之功,肝郁气滞、瘀血水停腹中,故见黄疸、鼓胀等。正邪斗争,亦可见发热、皮疹等。

中医在治疗免疫性疾病和肝硬化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辨证,以疏肝解郁、扶正固本、补益肝脾、益气养血为主,对延缓疾病进展具有较好的疗效。

金涛教授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机,肝肾禀赋不足是本,风热外邪、肝气郁滞是标,是诱因,内外因相互影响造成肝脏损伤,导致临床诸多证侯。所以滋补肝肾要贯彻始终,自拟滋肾揉肝方治疗,方中重用生地,萸肉、山药滋补肝肾;柴胡、白芍于阴润之中以疏肝解郁,以达“水中疏木”之功;丹参、茜草、鸡血藤、赤芍、丹皮、半枝莲等祛风解毒化瘀。

温馨提示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应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低脂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宜吃油腻、油炸等不利于健康及含铜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虾等),少食多餐,每顿食量控制在7-8分饱。禁烟酒,忌食生冷之品,保护脾胃功能,不可使用铜制品盛装食物及饮用水。保持心情舒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适当锻炼身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jxgsj/112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