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抗炎性硫酸乙酰肝素保护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

研究背景

在美国与欧洲,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是药物导致急性肝衰竭(ALF)的主要原因。APAP致毒机制在于其肝脏代谢产物N-乙酰基-对-苯醌亚胺(NAPQI)可以引起肝细胞坏死。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个DNA结合蛋白,能够调节转录过程,在细胞坏死时释放出核;在胞外,HMGB1是一种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蛋白,作为促炎分子,通过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结合驱动中性粒细胞,介导炎症细胞向损伤部位的迁移与活化,激活无菌性炎症并放大肝损伤。许多DAMP蛋白,包括HMGB1,都是HS结合蛋白。

硫酸乙酰肝素(HS)是一种在细胞表面及胞外基质中富集的硫酸多糖。在体内HS主要以HS蛋白聚糖的形式存在,包含一个核心蛋白和HS多糖。多配体聚糖Syndecans,包括syndecan-1、syndecan-2、syndecan-3和syndecan-4,都是细胞表面常见的HS蛋白聚糖。HS蛋白聚糖参与炎症的各个方面,包括趋化因子呈递和中性粒细胞跨内皮迁移。HS蛋白聚糖的功能主要依靠其HS多糖侧链,由与携带磺酸基的氨基葡萄糖(GlcN)残基相连的葡萄糖醛酸(GlcA)或艾杜糖醛酸(IdoA)的双糖重复单位组成。HS的链长和硫化模式决定其生物学功能。

本文研究中,作者利用化学酶法合成了HS十八糖(18-mer-HP或保肝18-mer),证明在APAP诱导的ALF小鼠模型中18-mer-HP通过抑制HMGB1/RAGE轴的促炎活性来发挥保肝作用,揭示了以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化合物可以控制由APAP过量引起的ALF。

研究结果

1、利用化学酶法合成均质性18-mer-HP

天然来源的HS是高度复杂的混合物,具有不同的多糖链长和硫酸化模式。结构均一的HS低聚糖,特别是与内源性全长的HS具有相似功能的长链HS低聚糖的缺乏,阻碍了HS作为治疗药物的应用。本文作者利用之前开发的一种高度有效的化学酶合成法,合成了HS低聚糖18-mer-HP(图1A),是目前合成的最长的HS低聚糖之一。经MS和NMR确定其机构为GlcNS-GlcA-GlcNS-(IdoA2S-GlcNS)7-GlcA-pNP。经高分辨率阴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纯度98%。

2、18-mer-HP对APAP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建立了APAP诱导ALF小鼠模型来研究18-mer-HP的保肝作用(图1B)。与APAP模型组相比,经18-mer-HP治疗后,小鼠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浓度显著下降(图1C),提示其肝保护作用。18-mer-HP治疗还降低了血浆中组织坏死因子TNF-a的浓度(图1D),提示其缓解局部和全身性炎症的作用。此外,肝脏HE染色及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分析表明18-mer-HP减少了坏死肝面积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图1F),进一步验证其抑制炎症的保肝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APAP模型组与18-mer-HP治疗组的肝谷胱甘肽(GSH)的浓度变化基本一样(图1E)。GSH的浓度一般随着NAPQI的形成而降低。因此表明,18-mer-HP不影响APAP向细胞毒性中间体NAPQI的代谢转化。

综上结果表明18-mer-HP通过减少炎症反应而非影响APAP代谢来改善肝脏损伤。

3、18-mer-HP靶向HMGB1/RAGE轴来缓解炎症

HMGB1近期被证明是APAP毒性动物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因此本文探讨了18-mer-HP的肝保护作用是否靶向HMGB1。小鼠气囊炎症模型中,重组HMGB1引起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18-mer-HP治疗后则显著减少(图2A)。因此18-mer-HP减少了HMGB1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浸润。APAP诱导的肝损伤小鼠模型中,18-mer-HP和α-HMGB1(HMGB1中和抗体,能保护APAP过量导致的肝损伤)发挥同样的肝脏保护效果(图2B和2C),且二者联用并未提高疗效,提示18-mer-HP和α-HMGB1通过靶向相同的生物过程发挥保肝作用。

RAGE缺乏小鼠(Ager?/?)及野生WT小鼠的APAP肝损伤实验中,18-mer-HP不能降低Ager?/?小鼠体内的ALT浓度(图2D)和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E),且与WT小鼠相比,Ager?/?小鼠对APAP过量的炎症反应明显下降,提示18-mer-HP的肝保护作用依赖于RAGE的存在,证明18-mer-HP靶向HMGB1/RAGE轴。此外,对WT和Ager?/?小鼠进行APAP(mg/kg,致死剂量)致死率实验,发现给予APAP96h后,18-mer-HP可以提高WT小鼠的生存率,从50%升至90%,而Ager?/?小鼠的生存率在未经治疗时就已高达86%(图2F)。这一发现与文献一致,表明APAP过量导致的肝损伤通过HMGB1/RAGE轴放大恶化。

综上表明18-mer-HP通过靶向HMGB1/RAGE轴来缓解炎症,发挥保肝作用。

4、与HMGB1的结合和肝保护依赖于HS低聚糖的长度

为了探讨HS低聚糖与HMGB1的构效关系,作者合成了不同链长的寡糖,但保留了相同的2-磺基-艾杜糖醛酸(IdoA2S)和N-磺基-葡糖胺(GlcNS)二糖重复单元,即12-mer和6-mer(图3A)。

利用生物素化的HS低聚糖进行小鼠肝裂解液的pull-down实验,只有18-mer-HP成功将HMGB1结合下来(图3B)。同样,在APAP过量模型中18-mer-HP从小鼠血浆中拉下了循环的HMGB1(图3C)。HMGB1竞争性结合实验表明,18-mer-HP能够与35S标记的HS竞争性地结合HMGB1,IC50为nM,而6-mer即使在nM时也不与HMGB1结合(图3D)。此外,将APAP过量小鼠的肝脏组织切片与HS低聚糖或PBS孵育后再进行HMGB1免疫组化染色(图3E),结果显示,在细胞核和细胞外HMGB1染色明显,10μM和μM的18-mer-HP孵育后HMGB1染色减少,而6-mer没有影响,表明18-mer-HP可以在肝损伤部位与HMGB1结合。

同时,作者也利用小鼠APAP肝损伤模型来检测这三种HS低聚糖的肝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只有18-mer-HP能够降低APAP过量引起的血浆高ALT浓度和肝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图3F和3G)。6-mer和12-mer没有肝保护作用,这与其不与HMGB1结合的结果一致。

综上结果表明,链长大于12个糖基的HS低聚糖才能与HMGB1结合并发挥肝保护作用。

5、抗凝剂18-mer-AXa不显示肝保护作用

肝素作为一种抗凝剂,是HS的类似物。为了检测抗凝活性对肝保护作用的影响,作者合成了另一种十八糖,18-mer-AXa。与18-mer-HP相比,18-mer-AXa结构中具有额外的3-O-和6-O-磺基(图4A)。在小鼠体内,只有18-mer-AXa降低了血浆中的凝血因子Xa(FXa)的活性,证明18-mer-AXa具有抗凝活性(图4B)。与18-mer-HP一样,pull-down实验证明18-mer-Axa也能够将HMGB1从肝裂解液中结合下来(图4C)。

尽管18-mer-AXa与HMGB1具有较高结合力,但在APAP过量小鼠模型中并未显示肝保护作用(图5A和B)。通过检测Ki67阳性细胞进行肝脏再生功能评价(图5C),结果显示在APAP过量小鼠体内,Ki67阳性细胞数升高,在72h达到峰值,随后在h降至基线水平;18-mer-HP用药后Ki67阳性细胞数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是由于肝损伤减少,其上升幅度较小;而18-mer-AXa用药后Ki67阳性细胞并未增多,表明18-mer-AXa治疗后小鼠肝再生过程可能受到损害。文献表明小鼠过量摄入APAP后,需要纤维蛋白(原)来启动肝再生。因此,作者检测了小鼠肝脏中纤维蛋白(原)沉积量,结果发现与APAP模型组相比,18-mer-AXa组小鼠肝脏中纤维蛋白(原)沉积量明显较低(图5D),表明了18-mer-AXa给药后损伤部位纤维蛋白积聚减少导致肝再生功能缺失。

因此综上所述,具有抗凝活性的18-mer-AXa并不具备肝保护作用,反而影响肝再生过程。

6、在APAP摄入过量后内源性syndecan-1从细胞表面脱落

Syndecan-1,肝细胞表面最常见的HS蛋白多糖,由一个带有HS侧链的核心蛋白组成。病理条件下在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作用下从细胞表面脱落。最近的研究表明,syndecan-1-/-小鼠对APAP毒性引起的肝损伤高度敏感。另外,研究还表明,纯化的syndecan-1和HS多糖,而不是syndecan-1的核心蛋白,在APAP过量后对syndecan-1-/-小鼠具有保护作用,且syndecan-1在APAP过量的WT小鼠中也显示出保护作用。但并未发现HMGB1与syndecan-1的结合。

本文研究表明,小鼠摄入过量APAP后,血浆中胞外游离的syndecan-1在3h内迅速增加,与HMGB1血浆浓度升高趋势一致;18-mer-HP则减少了syndecan-1的脱落和HMGB1血浆浓度(图6A)。同时,在APAP过量导致的ALF(APAP-ALF)临床病人的血浆中也检测到syndecan-1浓度升高(图6B)。

为了确定syndecan-1是否直接通过HS侧链与HMGB1结合,利用免疫共沉淀法分析发现,与18-mer-HP一样,纯化的syndecan-1能够与35S-HS竞争性地结合HMGB1,并呈剂量依赖性(图6C)。而缺少HS多糖侧链的syndecan-1核心蛋白则不能与HMGB1结合。这些结果表明脱落的syndecan-1通过HS侧链与HMGB1结合。此外,免疫共沉淀分析还表明syndecan-1和18-mer-HP竞争性结合HMGB1的IC50分别为-nM和nM,表明两者与HMGB1具有相似的亲和力。

已有研究表明用佛波酯(PMA)处理Hep3B细胞会导致syndecan-1的脱落。因此作者利用人肝癌细胞系Hep3B研究了细胞表面syndecan-1的脱落过程对HMGB1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MA处理后,~85%的syndecan-1从肝细胞表面脱落下来,且HMGB1结合到细胞表面的数目减少(图6D)。

因此结果表明肝细胞表面脱落的syndecan-1可以与HMGB1结合,抑制HMGB1结合到肝细胞。

7、18-mer-HP的延迟治疗具有肝保护作用

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一种NAPQI中和抗氧化剂,是APAP过量的治疗标准药物。然而患者摄入APAP后只有在8小时内给予NAC治疗才有效。由于无菌炎症发生在NAPQI引起的细胞损伤之后,因此作者研究了APAP中毒后18-mer-HP延迟治疗的可能性。在给予小鼠亚致死剂量的APAP(mg/kg)后,在3、6或9小时用18-mer-HP进行治疗,观察其延迟治疗效果,并以NAC作为阳性对照(图7A)。ALT检测结果表明,APAP摄入后3h和6h,NAC失去了肝保护作用,而18-mer-HP仍然能够降低ALT浓度,在9h时无作用(图7B)。

同时作者给予小鼠致死剂量的APAP(mg/kg)并观察用18-mer-HP或NAC进行3和6小时延迟治疗的生存率,结果表明,APAP摄入后延迟3h给予18-mer-HP治疗具有完全的保护作用,小鼠未出现死亡,而NAC没有效果(图7C)。18-mer-HP也在延迟6h时失去疗效(图7D)。

综上表明,18-mer-HP具有比NAC更宽的治疗窗,对治疗晚期APAP摄入过量患者具有潜在的优势。

讨论与结论

已有研究表明,异质性肝素衍生物可保护小鼠免受ALF损伤,但其机制尚不清楚。使用均质低聚糖可以提高与HMGB1结合的选择性,同时消除非靶向效应。人源化HMGB1中和抗体已成功用于治疗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一些小分子HMGB1抑制剂也具有保护作用,但其疗效还有待确证。因此必须寻找一种特异的安全有效的抑制剂消除HMGB1的促炎活性。本文作者发现了一种HS十八糖18-mer-HP,通过靶向HMGB1/RAGE轴消除无菌性炎症,发挥有效的保肝作用。

本文亮点在于,syndecan-1的脱落与HMGB1的释放之间的关系揭露了APAP过量后人类和小鼠体内的内源性保护途径。另外在大面积肝损伤时,脱落的syndecan-1可能不足以中和所有的HMGB1,18-mer-HP的治疗能够提供进一步的肝脏保护,因此推测18-mer-HP增强了syndecan-1介导的宿主抗炎作用。但目前尚缺乏体内模型直接证明脱落syndecan-1通过HMGB1/RAGE发挥肝保护作用。本研究还为晚期APAP过量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当肝脏损伤低于一定阈值时,给予18-mer-HP可以达到充分的保护效果,但其有效延迟治疗的时间框架仍有待确定。本文还利用化学酶法为均质性低聚糖的合成大大降低了成本,有助于其扩大生产规模。由于HMGB1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癌症、中风、关节炎和败血症,基于HS的疗法作为HMGB1的抑制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读者思考:本文除了进行18-mer-HP作用及机制研究,还讨论了HS低聚糖抗凝活性、链长以及syndecan-1与HMGB1的结合力以及保肝作用的关系,但是是否具有抗凝活性就没有肝保护作用?链长12~18个糖基甚至以上的构效关系如何?进行syndecan-1脱落实验时为何选择人肝癌细胞Hep3B?可否用人正常肝细胞进行造模?18-mer-HP与HMGB1直接结合的证据不足,是否可以直接进行HMGB1敲低或敲除?最好能得到18-mer-HP与HMGB1蛋白的共结晶进一步阐明其直接结合及机制,后续或还可就HS低聚糖的硫化模式进行构效关系研究。

本文于年3月18日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杂志,第一作者是KatelynArnold,通讯作者为JianLiu和DingXu,DivisionofChemicalBiologyandMedicinalChemistry,EshelmanSchoolofPharmacy,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和DepartmentofOralBiology,SchoolofDentalMedicine,StateUniversityofNewYorkatBuffalo为共通讯单位。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gsjzz/392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