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肝衰竭
肝衰竭症状
急性肝损伤
肝衰竭诊断
肝衰竭治疗
慢性肝衰竭

宁波妈妈救4岁落水女儿,自己却沉向河底

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即将过去的六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是一言不合就暴雨的梅雨天;是街角怒放的月季花;是新鲜上市的莲蓬;还是这些深深刻在我们心中的平民英雄!

宁波平民英雄

6月榜

01

徐惠明今年66岁,

是慈城镇山东村的一位村民。

30年来,

他无微不至地照顾邻居苏美云老人。

陪同看病、唠家常、出钱租房......

苏老太跟老徐一家,

一直像亲人一样相处着。

由于是村里无房的孤寡老人,

苏老太申请过80平方的宅基地用于建房,

年宅基地批下来不久,

92岁的苏老太就过世了。

今年初,

苏老太申请的这个宅基地所在区域面临拆迁,

有上百万的拆迁款。

法庭调解现场。

这百万拆迁款该何去何从?

由远在外地的侄儿继承?

归30年不离不弃照顾她的邻居老徐继承?

还是收归村集体所有?

老徐签署调解协议

6月16日,江北法院对案件进行现场调解。

承办法官张海娟认为,老徐的善心该获得褒扬。

根据调解协议,老徐分得一半的遗产。

苏老太的遗产有一部分由村里保留,

逢年过节时作为福利分发给村里老人。

从英俊青年到两鬓斑白,

老徐30年如一日,

对长者敬爱、对弱者关怀,

他是慈城当地“慈孝文化”的最佳代言人!

02

6月18日晚7点,

俞女士带4岁的女儿到宁波帮文化公园玩。

园内有一条人工河,孩子在岸边用脚玩了下水。

事发前,孩子在河岸边玩水枪。受访者供图

就在俞女士转身扔垃圾的工夫,

孩子一脚踩空台阶,扎进了河里。

不会游泳的俞女士,立马沿着台阶下河。

但人工河很深,

她大声呼救了十几遍,开始沉向河底。

绝望之际,一双手拉住了她!

获救后,俞女士在昏暗的夜色中,

看到一名男子全身湿漉漉地站在一旁。

对方不肯透露姓名,

只是叮医院,

随后便离开了。

幸亏救治及时,母女平安。

不顾自身安危,

以一己之力救起母女二人,

你就是从天而降的无名英雄!

03

6月7日,宁波大学老师胡静力收到一个来自甘肃的包裹。里面装着60封感谢信和一袋油香馍馍,这都是甘肃康乐县的孩子们寄来的。

甘肃康乐特色美食油香馍馍,孩子们舍不得吃,寄给宁波好心人。(受访者供图)

康乐县距离宁波公里,

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这些孩子怎么会和宁波结缘?

孩子们的来信。

这要从宁波大学“新长城”自强社说起。

宁大“新长城”自强社

是帮扶西部山区困难儿童的一个大学生公益组织。

年,胡静力成了自强社的指导老师。

去年12月,受中国扶贫基金会邀请,

自强社到康乐县发放爱心物资。

在这次活动中,胡静力与吓沟小学和塄干小学结缘。

他了解到,孩子们缺的是课外读物和过冬衣物。

甘肃三天之行结束后,

胡静力马不停蹄发动捐赠。

甘肃康乐地貌(受访者供图)

做了十多年公益的胡静力,

有个热心公益的朋友圈,

他们由宁波大学的老师、同学、校友,

还有社区居民等组成。

10天时间,

他就就募集到余册图书和件衣物。

今年1月3日,

胡静力和学生把这些书和衣物清点打包寄了过去。

宁波市民捐赠的爱心书籍。(通讯员供图)

藏在大山深处的塄干小学(受访者供图)

眼下,爱心仍在继续,

捐赠物品还在从宁波的四面八方涌来。

第三批捐书活动仍在继续,

胡静力还想为孩子们再多做点儿。

去年12月,宁大“新长城”自强社到甘肃发放爱心物资。(通讯员供图)

“如果有机会,我想带孩子们到宁波来看看。”他说。

一个微小的善举,

得到了如此浓烈滚烫的回应!

他们的爱,

捂热了大山深处这些孩子的心!

04

6月6日,

在北仑春晓街道昆亭村燕湾社的村口,

近百人撑着雨伞,

迎接离村20多年的村民刘佐财回家。

村民们拉着“老刘,回家!”的横幅在雨中迎接刘佐财回家。

20多年前,老刘因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

由于老宅年久失修,破烂不堪,

无法遮风避雨,自己又无力修缮,

他只能住到离昆亭村两公里外的二姐家中。

这一住就是20多年。

在欢迎仪式中,刘佐财多次感动得掩面哭泣。

随着年纪的增长,

老刘回家的愿望变得愈发强烈。

但修房费用,成了他最大的绊脚石。

昆亭村老年协会会长刘纪惠得知老刘的难处后,

想到了中国好人钱树德和‘三安’团队,

他们一直在帮助困难老人修房子。

钱树德到现场看了以后,

当即就决定帮助修房子。

一起帮助老刘的,还有有党员干部,有企业家,有爱心市民。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房子终于装修完毕。

老刘,终于回家!

修缮后的院子

生有所养,老有所依!

这座城市的人情味,

你感受到了吗?

05

在象山县高塘岛乡孝贤湾村,

13岁男孩皓皓今年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

他的父亲不幸溺水身亡,

罹患脑膜瘤、正准备手术的奶奶不得不将手术延期,

家里还有右眼近乎失明的爷爷。

家庭所有的重担都压到了

带着3岁妹妹、收入微薄的母亲身上。

皓皓帮奶奶洗脚。通讯员供图

在爸爸去世的那段时间,

皓皓总是沉默寡言。

他一回家就是帮大人干活,

然后拼命地做作业,

有时还会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偷偷哭泣……

懂事得让人心疼。

父亲走后,皓皓学习更加努力。通讯员供图

得知皓皓家的困境后,

爱心从四面八方涌来。

孝贤湾村的村民们纷纷施以援手,

皓皓爸爸的同学也自发给他们捐款,

皓皓学校的老师送来了捐款和书籍,

高塘岛乡也送来了爱心款

......

在这些陌生人的捐款后面,

还有那不陌生的爱与鼓励。

皓皓妈妈说,

她会把大家的留言转给皓皓,

自己会想方设法地找活干,供皓皓和妹妹读书,

和孩子们一起坚强、勇敢地走下去。

命运无情,

人间有爱!

阳光总在风雨后,

加油吧少年!

06

周建国,鄞州区姜山镇虎啸漕村人,也是鄞州区红色力量慈善义工大队姜山分队队长。在他的兜里,总是随时放着献血资料,随时随地向周围人科普。这几年,在他的带动下,已经有40余人加入献血队伍。

周建国和妻子在上海血液中心献血。

今年春节期间,刚好赶上防疫特殊期,上海血站急需用血。周建国申请了“绿色通行证”,组织了13辆私家车开车到上海献血。6月13日,他们又去了一趟上海,95名志愿者捐献了份成分血、全血毫升。

献血志愿者们组团去上海献血。

从年开始,10年时间,周建国累计献血10余毫升。从献全血到献成分血,年开始,他每年要无偿献血20余次。周建国说:“献血就是救人,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献血10年,周建国有厚厚一叠献血证。

10年小善成大爱,

点亮他人生命之光,

感谢你用爱辐射正能量。

07

5月31日下午5点40分左右,

正在实习期间的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级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李仪同学,

乘坐3号线地铁从四明中路返回住所。

刚进车厢不久,

突然看到不远处一位女士倒在地上,

全身抽搐……

李仪初步判断这位女士是癫痫发作,

由于当时身边没有物品可以放进患者口中。

李仪将患者的头偏向一边靠在自己身上,

解开她的衣领和腰带保证呼吸通畅。

待救护车到达后,

李仪和地铁工作人员把患者送上救护车。

并跟随救护车和医院,

医生检查后表示患者无大碍,

她这才悄悄离开。

来自云南临沧的李仪,

入校以来,积极上进,

学习刻苦勤奋,乐于帮助师生,

被同学们选为班长。

大家对她的评价是:

热心肠、开心果,而且鬼点子特别多。

而她的梦想是当个“孩子王”。

人美心善,勤奋上进,

你是所有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08

32岁的小汪在宁波打拼了几年,小有成绩。然而前阵子,他突然出现了乏力、尿黄等症状,到医院一查,竟然是“慢加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这可是要人命的毛病啊,唯有移植才能救他一命。小汪的父母得知儿子的病情后,第一时间从安徽老家赶来宁波,为了尽快救儿子,他们双双找到了医生,表达自己愿意把肝脏给儿子。经过全面的检查评估,最终制定了汪爸爸捐献右半肝行活体肝移植的手术方案。“不要说我的肝脏,要是我的命可以用,拿去救他我也情愿……”已年近60岁的汪爸爸在听到医生的治疗方案后,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历经整整9个半小时,小汪的活体肝移植手术顺利结束。

可怜天下父母心,

前半生,你养我长大;

后半生,我护你周全。

09

5月21日,大雨倾盆,

江北的岑女士家里电路发生内部故障,

而维持她母亲生命用的吸氧机一停,

就相当于要走了老人的半条命。

于是她向国网宁波江北供电分公司平台求助。

人命关天,虽然是非产权设备,

但国网宁波江北供电分公司

依然快速派发了抢修工单。

今年45岁的熊正明

是一名有着20多年工龄的“老抢修”,

工单上的抢修地址——压赛村,

是江北区最难走的城中村之一。

所幸他长期在江北工作,对那里很熟悉。

13时15分,熊正明达到岑女士家,

13时28分,岑女士家中恢复供电,

老人的吸氧机重新启动运行。

从接到求助电话到重新通电,

前后不过半小时,

而正是这黄金抢修半小时,

让一位老人的生命转危为安。

老人家人手写的感谢信

扎实的专业技术,

丰富的工作经验,

挽救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为你点赞!

10

宁波市春晓中学的方怡云,是全班女生中个子最高的。因为意外脚骨折,行动不方便,平时需要借助轮椅。中考当天,她的考场在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的四楼,为了能让她安全、安心进入考场,春晓中学成立护送队,由童腾蛟、陈静、夏海国、李剑峰四位老师组成。夏海国老师背着身高cm的她,一口气到了考场四楼,后面还有其他三位老师护着,一名热心同学帮忙拿着东西。这温馨的一幕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走进考场后,方怡云眼眶湿润地说道:“我太幸福了!谢谢老师们!”

好老师是点亮心灵成长的明灯,

这盏明灯一定会指引所有学生前行。

来源宁波晚报综合整理

编辑庞锦燕忻晓颖二审徐杰三审葛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hanqh.com/gsjzl/829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