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
衰竭
什么是肝衰竭?
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疽、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状。
乙型肝炎重症化是指乙型肝炎从轻症(轻、中度炎症)发展至重症(肝衰竭)的过程。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出现进展性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疽、肝性脑病、腹水等。乙型肝炎重症化主要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过程。
如何预防和阻止肝衰竭?
①“不误”指的是不要延误病情。多数的乙肝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表现为轻度转氨酶升高,常常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因此乙肝病毒感染者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复制状态:e抗原阳性者至少每6个月检测一次,e抗原阴性患者每年检测一次。
②“不毒”是避免有毒物质对肝脏的伤害。肝脏有许多有毒物质都需要在肝脏内解毒。过多的毒物摄入不仅增加了肝脏负担,同时也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这些对肝脏有毒的物质包括酒精和一些药物。
③“不断”是说正在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要随便中断治疗: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疗过程。良好的依从性可减少病毒耐药性出现,使药物的抗病毒作用更具有持久性。因此,绝不能在未达到疗效时突然停药。一旦停药,体内乙肝病毒就会重新会活跃起来,大量复制,导致重症肝炎。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