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上海梅雨季的来临,许多网友纷纷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新邻居”——大量野蘑菇和黑木耳等野生菌类在黄梅时节里肆意生长,几乎随处可见。这些菌类似乎在大自然的庇护下找到了它们理想的栖息地,无论是在树枝上,还是在其他角落,都成了它们繁衍生息的乐园。
地上▼
这些野蘑菇和黑木耳等野生菌类不仅在树枝上找到了安身之所,它们还把生长的足迹延伸到了地面上。无论是小径、公园还是草坪,随处可见它们顽强生长的身影,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这些菌类的出现,不仅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一份自然的色彩,也让我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份宝贵的生态资源。
草坪之上▼这些野生菌类不仅在树枝上找到了栖息之地,它们的生长范围还扩展到了草坪之上。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它们同样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一朵朵、一片片,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为草坪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机。每当人们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它们在低声细语,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些野生菌类的存在,不仅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更激发了我们对生态保护的深思与行动。甚至在不起眼的自行车上,这些野生菌类也能找到生长的痕迹。它们顽强地扎根在自行车的支架上,或者紧紧地附着在轮胎上,展现出了生命的奇迹。这些小小的野生菌类,虽然不起眼,却同样值得人们去欣赏和珍视。它们与人类共同分享着这片土地,共同演绎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这些野生菌类虽然给大自然增添了生机,但并非全部安全可食。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就发生了一起因误食有毒野生菌而导致的家庭中毒事件。一位村民在山上捡拾到鹅膏菌,误以为可食,烹饪后导致一家四口人中毒送医。其中,一名老人不幸离世,其余三人仍在全力救治中。这起事件提醒我们,野生菌类的食用安全至关重要。虽然有些野生菌类可能无毒,但普通人往往难以准确分辨。因此,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菌类时,务必保持谨慎,避免误食有毒菌类。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野生菌类中毒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菌类食用安全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与野生菌类共同分享这片土地时,能够更加安心与健康。
几种有毒的鹅膏菌图据“云南疾控”
医院发出的病危通知书显示,小彭的父母、弟弟以及外公共四人,均被确诊为蕈类中毒(白罗伞)。他们均出现了肝功能受损、急性肝功能衰竭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严重症状。不幸的是,6月25日晚,小彭69岁高龄的外公因病情恶化,抢救无效离世。目前,小彭的5岁弟弟、42岁的母亲以及37医院接受紧急治疗,他们的生命依然悬在一线。
与此同时,梅雨季节的到来使得野生蘑菇大量涌现。省疾控中心特别发布提醒,近日,有杭州网友在临平区超山区域意外发现了大量野生蘑菇,且种类繁多。一些热心的市民甚至携带篮子和袋子,专门上山采摘,计划晚上享用。然而,专家提醒,野生蘑菇的食用安全存在极大隐患,市民在采摘和食用前务必保持谨慎,以免误食有毒蘑菇,危及生命安全。在视频的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留言。一些网友询问采摘地点,甚至提出收购建议,然而,也有不少理智的网友对安全问题表示担忧,他们劝阻博主谨慎对待,避免误食有毒蘑菇。随着梅雨季节的来临,野生蘑菇也进入了生长的鼎盛时期。然而,误食有毒蘑菇可能导致严重的食物中毒。最近,有网友在视频中展示了一篮子蘑菇,这些蘑菇整体呈洁白色,伞盖圆润,杆子细长,令人难以分辨其是否有毒。此前,浙江省疾控中心已公布了该省常见的毒蘑菇种类。将网友所采的蘑菇与这些有毒菌菇进行对比,发现其外观与不少已知的有毒菌菇相似。误食毒蘑菇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旦出现这些不适,应立即拨打20急救电话,医院接受专业治疗。肠胃炎症状的潜伏期为5至6小时,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头晕和头痛。此外,还可能出现水、电解质失衡和周围循环衰竭。
神经精神症状的潜伏期为至6小时,表现为头晕、幻觉、谵妄,部分病例伴有迫害妄想,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抑制和昏迷。同时,还可能出现多汗、流涎、流泪、脉缓、瞳孔缩小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溶血症状的潜伏期为6至2小时,除肠胃炎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畏寒、战栗、发热、急性贫血、腰腹痛、黄疸以及解酱油色尿等症状。此外,肝脾肿大、红细胞和血色素下降以及总胆红素和脂溶性胆红素升高也是该症状的表现。
脏器损害的潜伏期为6至72小时,多在24小时内发病。中毒后至5日(平均2至3日)内,会出现以肝、肾、脑、心等内脏为主的损害,其中以肝损害最为严重。症状包括肝区痛胀、肝肿大、黄疸以及肝功能改变等,可能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肝坏死。同时,还可能并发DIC,肾脏和心脏也可能同时受累,发生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
呼吸与循环衰竭的中毒潜伏期为20分钟至小时,最长可达24小时。主要症状包括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麻痹等。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呕吐或腹痛、头晕或全身酸痛发麻以及抽搐等症状。
此外,某些毒蘑菇还可能导致光过敏性皮炎,其潜伏期为至2天。如胶螺菌的毒素含有光过敏物质叶咻类物质,食用后人体受日光照射会出现皮炎、红肿刺痛感。
为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避免自行采食野生蘑菇,同时避免食用来历不明或出于猎奇目的而得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