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治疗,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一直是真正有效的治疗方式[1],主要包括肝的切除和扩大的淋巴结(LN)清扫。
淋巴转移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已有文献报道,扩大的LN清扫能够提高肝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长期预后[2]。因此,为了改善肝恶性肿瘤患者的外科治疗现状,充分地了解肝脏淋巴回流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诊疗显得十分重要。肝脏的淋巴系统可分为深层和浅层两套系统[3],深部淋巴系统包括门静脉和肝静脉两部分,而浅表淋巴系统也由肝脏的凸表面和下表面两部分组成。深层淋巴系统深层淋巴又包含门静脉和肝静脉两部分淋巴系统,如图1。门静脉周围的淋巴网络通常与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一起走形在格林森鞘中。
这些门静脉周围的淋巴管通常会在肝门处汇聚成12-15支单独的淋巴管[3],并由肝门部引流到肝外,此系统引流80%以上的肝淋巴液[4]。出肝后的淋巴液可以流经肝门LN和胰周LN,并作为淋巴回流的第一站[5]。
肝门的淋巴液可沿着小网膜的胃小弯LN和近端食管LN进入后腹膜LN;也可流入胰周LN到达肠系膜上LN,或者肝门的淋巴液直接汇入腹腔干LN最终通过主动脉旁LN与乳糜池连接。
图1.肝脏深层淋巴引流示意图
在肝静脉淋巴系统中,有5-6条独立的淋巴管沿下腔静脉离开肝脏,直接流入后腹膜内的一般淋巴系统。沿右肝静脉走形的肝淋巴可以通过右侧肝肾韧带流入主动脉旁淋巴结,最终流入乳糜池。
浅表淋巴系统浅表淋巴系统存在于肝表面浆膜下的结缔组织中,由肝脏的凸表面和肝脏的下表面两部分淋巴管组成。
肝脏凸面的浅表淋巴系统通常沿着双侧冠状韧带、双侧三角韧带和镰状韧带引流(图2a)[6]。
它们的肝淋巴液通过膈肌直接进入胸腔膈上LN、心脏周围的LN,也可经胃小弯和食道旁的LN引流到后纵膈LN,还有部分通过左、右膈动脉流入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最后进入胸导管。
图2a.肝脏浅层凸表面淋巴引流示意图在肝脏下表面的浅淋巴系统,淋巴液多汇聚于肝门,并同肝门区域淋巴结引流(图2b)[3,6]。
另外,来自胆囊的淋巴液流经胆囊LN、肝门LN、胰旁LN、腹腔干LN、肠系膜上LN、引流到腹主动脉旁LN,最后进入胸导管;也可以经胃小弯和的淋巴液引流到后腹膜LN。
肝脏尾状叶和裸区的淋巴液,多伴随着下腔静脉周围的淋巴管流入后腹膜淋巴系统。
图2b.肝脏浅层下表面淋巴引流示意图
以上就是肝脏淋巴液的基本引流途径。
通过对肝脏淋巴回流的了解,临床医生可以根据肝肿瘤的位置来大致推断肿瘤淋巴转移的路线。是走的深层路线还是浅层路线,是向胸腔转移还是向腹腔转移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生为肝肿瘤患者做出精准的诊疗。
本文作者:温天富、史逸华、陈妙德、戴灵波插图绘制:草根医姐编辑:刘海洋投稿:liuhaiyang1dxy.cn题图:站酷海洛参考文献:
1.IsajiS,KawaradaY,TaokaH,etal.Clinicopathologicalfeaturesandout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